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这是宁夏枸杞的“十全之妙”;
枸杞酒、枸杞软糖、枸杞原浆、枸杞面膜、枸杞口红、枸杞咖啡......这是枸杞的“七十二变”;
地域符号、红色名片、特色产业、科研创新、乡村振兴,这是枸杞的品牌价值。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宁夏枸杞,“杞”止这些?
意外收获 催生新兴产业
六月的中宁县新堡镇吴桥村,花木错落有致,鸟鸣交相成曲。一大片簇拥着的绿植正吹着小风、喝着露珠,惬意享受。它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枸杞芽。
自古宁夏枸杞甲天下。枸杞芽和枸杞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枸杞芽的父亲是生长在宁夏的“野生枸杞”,母亲则是宁夏中宁的“嫡系枸杞”。2005年,宁夏农科院的专家发现了野生枸杞和宁夏枸杞各自的优缺点,有意成全它们,让他们基因优势互补,育出一个抵抗力更强,果实更大,产量更高,营养成分更加丰富的枸杞新品种。
选种、培育、种植、多名农林技术专家历时八年,利用宁夏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充足光照和独特沙土的培育下,通过杂交技术和传统耕作,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却意外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不开花、不结果却枝繁叶茂的“宁杞菜1号”。
“宁杞菜一号”拥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植物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热量、胡萝卜素、硫胺素、总糖、氨基酸、钾、钠、镁、锌、硒、烟酸、叶酸、儿茶素、黄酮等各种营养元素,跻身餐桌,成为美食界的一员。
“当时无果枸杞培育成功后,我们发现,它不仅可以上餐桌,它还可以生产加工成茶叶,供消费者选用,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童子茶。”一直致力研发无果枸杞的宁夏童子茶科技有限公司(原宁夏杞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祥表示,充分利用宁夏枸杞所具备的的优势,加以创新,对带动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杂交选育,再次获得了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据悉,该品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抗虫能力强,主要营养成分为维生素、氨基酸粗蛋白、总糖和碳水化合物等,药食两用价值高,成为养生爱好者的“新宠”。
一株小小的枸杞芽,从培育品种到规模化种植、从枸杞芽菜到枸杞芽茶、从产品研发到自主上市,枸杞芽的功能不断被发掘,新产品层出不穷,不仅改变了传统枸杞产业产品性质、拓宽了枸杞系列产品的研发面,而且加深了叶用枸杞产品的研发深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今,“红色名片”越擦越亮,“地域符号”越来越响,宁夏枸杞正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助农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6月24日早上7点,吴桥村村民毛小燕和邻居张娟扛着锄头,一路说说笑笑。她们的目的地是距家不到五百米的枸杞芽种植基地。
“这个季节正是采摘枸杞芽的时候,我们就在家门口打打短工,除除草、摘摘枸杞芽,一天近150元,活也不累。”毛小燕说这就拿起锄头开始除草。
2019年,宁夏童子茶科技有限公司(原宁夏杞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宁县新堡镇吴桥村建成260亩有机标准叶用枸杞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园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并用于研发。
“这些土地都是周边村民的,我们为了扩大规模,在与当地政府协商后,决定将村民闲置的土地都流转过来,给村民一定的流转费用,一方面是向扩大枸杞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刘国祥如是说。
“这片地就是我家的,一亩田一年1000元,放着也是放着,流转出去还能增加点收入。”毛小燕说的时候喜笑颜开。于她而言。流转土地加打短工,每年也能为家里带来一份不少的收入,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与她同村的张娟是近几年才搬来的,家里没有闲置的土地,但是每年在采摘枸杞芽的时候,她都会去,直到9月底,所有的枸杞芽采摘结束。
“枸杞芽3—5天左右就会有新结一茬,这小半年就基本上一直在摘枸杞芽,一天150元左右,没有枸杞芽的时候就除除草,每年放暑假的时候,孩子也会跟我一起摘,她说她挣的钱都给我,攒着今年家里买辆小轿车。”张娟笑呵呵,对于当前的状态她表示很满意,这份临工让她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枸杞芽菜项目用工量大,管理简单,老少皆宜。与枸杞芽菜采摘一起兴起的还有加工生产车间。近年来,中宁县枸杞项目的不断扩大,生产车间的用工量也逐渐增大,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的就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百姓的收入逐步增加。
“车间生产是忙了点,但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工资固定日子就发,每天干活都有劲。”30岁的小杨以前就在家看孩子,自从进了当地一家枸杞芽生产车间,除了每天的工作,她还自己拍小视频,做抖音,推广枸杞芽菜和枸杞芽茶,为广大网友介绍中宁枸杞和它的衍生品,收入也翻了翻。
闲置的土地变了现、出门就能挣到钱、工作就在家门口......枸杞芽菜成为了当地百姓的“福菜”,也成为当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枸杞芽仅是宁夏枸杞的衍生品,它将作为生力军,为助推宁夏枸杞高质量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