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16:00时,红寺堡扬水工程首级泵站运行方式由5大变为4大,扬水流量由19.15立方米每秒减小为15.32立方米每秒,标志着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扬水灌区平稳、顺利度过夏秋灌高峰。
为了使灌区平稳度过夏秋灌高峰,实现“保灌溉、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目标,管理处从宣传水情、旱情、处情等方面入手,春灌前召开灌溉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宣传黄河水情,安排灌溉工作,并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调整种植结构,压减高耗水玉米种植面积,增强节水意识。结合大泵更新改造工程,管理处3月25日进行红1-5泵站机组通水试运行工作,水量供干渠沿线蓄水池、水库,4月1日春灌开始后采取水指标控制及水量调度等措施,督促灌区调整种植结构,缓解夏灌高峰期的供水压力。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受益县(区)水务局、乡镇、村签订《供用水协议》,落实供用水责任,强化灌溉管理,并与地方各级政府及水务部门共同协作,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分配、调整各灌域用水指标。在科学调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蓄水池、水库进行“调错峰”、“渠库联调”的同时,针对灌区不同土质、作物、旱情,优化水量调配方案,科学、灵活调度,优先解决最急、最难的问题。尤其是6、7月份,针对灌区灌溉需水量增大的实际,制定实施工程大流量试运行方案,全力保障灌区农田灌溉和人饮、生态等用水需要,促进了灌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红寺堡扬水工程自开机至8月20日,安全行水137天,系统共引水2.39亿立方米,黄河泵站补水8815.53万立方米。按照计划,将于8月31日全面完成秋灌生产任务,灌区全线停水。(红寺堡扬水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