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0时,随着唐正闸的最后一孔闸徐徐关闭,唐徕渠灌域夏秋灌圆满“收官”。唐徕渠夏秋灌自4月6日开闸放水,安全行水142天,干渠累计引水6.9亿立方米,圆满的完成了阶段性农田灌溉和湖泊生态补水任务。
2018年夏秋灌灌溉任务异常艰巨,4-7月份灌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少,高温天气屡破极值,造成灌区连片干旱,用水高度紧张,上下游灌溉矛盾突出。自7月中旬以来灌区灾害性天气频发,贺兰山沿线突发多起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引发山洪,造成第二农场渠部分渠道损毁,严重影响了灌区的正常灌溉秩序。
面对不利的灌情、汛情,管理处攻坚克难,在确保灌区安全运行基础上,多措并举,保障了灌区上下游的均衡受益。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精心调度,与灌区各级政府及水主管部门联系沟通,协调解决供用水矛盾,并针对各阶段灌溉形势,强化灌溉管理,督促尽早灌溉,尽最大努力削减供用高峰,减少供用水矛盾,维护了灌区正常灌溉秩序。二是认真贯彻自治区“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思想,高度重视生态补水工作,通过干渠早放水、多线路、分渠段、错峰农业灌溉等补水措施,圆满满的完成了灌区20万亩湖泊补水任务。三是高度重视灌区防汛安全工作,认真落实水利厅防汛工作总体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当前防汛各项工作,科学研判,积极应对,确保了灌区在汛期的行水安全。(唐徕渠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