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三项制度改革”管控模式,在最大限度地激励并开发员工潜能的同时,不仅建立起了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同时还建立了与之经营特色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近五年来,集团长期保持了发展提质、改革提挡、管理提效、盈利提速的良好势头。其中,营业收入实现‘11连增’,累计安全供水20亿吨,完成投资超100亿元,营业收入超140亿元,特别是总资产、净资产等主要指标年均增幅都在10%以上。”11月10日,宁夏水投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勇在自治区属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暨任务推进会上说道。
宁夏水投在自治区属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暨任务推进会上介绍三项制度改革情况
从中央企业和发达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看,只有真正建立“三能”常态化机制,才能让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行稳致远;才能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就我区国资国企而言,经过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稳步扎实推进,基本建立起“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截至2022年末,区属企业已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管理人员开展竞争上岗人数累计1741人,占比98.3%;管理人员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累计272人,占比13.3%;公开招聘率、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均实现100%。
宁夏国资国企努力形成三项制度改革的“宁夏经验”
改革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做好人的工作,为此,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有为有位的竞争赛场,以“能上能下”打破铁交椅。在赛场选将时,坚持把生产经营一线“考场”作为选将“赛场”,大力选拔使用敢啃硬骨头、勇挑千斤担的“闯将”,一线抓项目、带头攻难关的“干将”,改革有实招、发展有成效的“能将”,真正让敢为善为的干部脱颖而出。近3年,先后提拔任用26名在市场开拓、减亏治困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建投权属企业大多为厅属脱钩企业,为精简择优,该集团总部及各子公司内设部门由95个压减至68个,各级中层管理人员由284人缩减至205人。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明确要求“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为此,我们将紧盯市场化改革方向,紧扣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毅力,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各项任务,围绕健全完善‘三能’机制,在管理人员下、员工出、薪酬活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求破解,努力形成三项制度改革的‘宁夏经验’。”自治区国资委一位负责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