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宁夏商务预报 > 工作动态
把产业做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
时间:2017-07-28  来源:新华网宁夏频道
  近年来,宁夏各级农牧部门把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把贫困户紧紧“连”在产业链上,促进贫困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和脱贫致富。
  把贫困户发展“连”在产业链上
  眼下,正是盐池县惠安堡镇大坝村黄花菜收获的季节。菜地里,农民刘仲银和妻子手指上下翻飞,采摘着已成熟的黄花。“我家是建档立卡户,今年在政府的带动下种了24亩黄花,这两天收获后交给合作社出售,预计每亩收入5000元。”刘仲银乐呵呵地说,这样的收入过去想都不敢想。过去种点玉米、小杂粮,每亩地年收入不足600元,如今搭上了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子,收入翻了几番。
  在盐池县,以惠安堡为中心的黄花菜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县3950户农户种植黄花,其中建档立卡达789户。
  近年来,宁夏从顶层设计入手,把建档立卡户紧紧“连”在产业链上:自治区农牧厅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宁夏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围绕“一特三高”农业,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形成盐池滩羊、西吉马铃薯、隆德中药材、彭阳辣椒、红寺堡葡萄、泾源肉牛等一批“一县一业”大县;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着力关键环节,精准扶持,精准发力。去年以来,整合落实各类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7.7亿元,从冬小麦良种、马铃薯原种免费供种、标准化牛羊棚圈建设等环节给予贫困户重点倾斜,推进贫困县区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支持脱贫销号村种植覆膜玉米52万亩、马铃薯44万亩,基础母牛、基础母羊分别补栏5.2万头、15.7万只,繁育优质犊牛2.4万头、新建养殖棚圈1.3万座,种植蔬菜4.3万亩、中药材5万亩,中蜂养殖1.5万箱。
  产业扶贫托起贫困户梦想
  在顶层设计下,宁夏各贫困县区也纷纷配套资金,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实践形成了整村推进、订单农业、先赊后还、企农共赢、托管代养、资产收益分配、扶贫车间带动、新业态助推等8个产业扶贫模式,托起一个个贫困户的梦想。
  华润集团在海源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基础母牛银行养殖模式,以三户联保的方式为贫困户赊销基础母牛,赊销基础母牛12117头,产犊2675头。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村民王安民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起占地2300亩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全村128户建档立卡户参与到基地建设中。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还能通过土地入股拿到二次分红。在彭阳县草庙乡牛湾村,村上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荣发牧草有限公司,公司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与农民签订合同,通过订单农业带领农民种草养畜。如今,村民们仅通过种植紫花苜蓿草一项,户均年收入过万元。
  自治区农牧厅在9个贫困县区分别成立了1个由厅级领导挂帅的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帮助贫困县区引进试验、示范、集成组装配套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本土化农业技术队伍。如今,贫困县区300个脱贫销号村村村成立了1个技术服务组,通过“良种+技术+服务”,一对一、点对点、手把手,驻村入园入户,力争让每一户贫困家庭有一名成员掌握1-2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截至2016年年底,宁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9.96万人脱贫,占年度脱贫人口51.6%。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8元,增速8.7%,9个贫困县区增速基本都达到11%以上。“目前我们正实施‘四个一’带动工程,即: 建设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培育1000家扶贫产业合作社、发展10000名致富带头人,就是通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示范引领,做强产业,吸纳就业,确保贫困户在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收益,确保实现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高登科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宁夏出台意见推进吴忠市创建“中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召开国
  •  解读《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
  •  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电影节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域创新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宁夏枸杞进入采摘季
    宁夏枸杞进入采摘季
    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
    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
    宁夏人物
  •  慕容楠枫:坚守的美食“侠客”
  •  伏兆凤:肩挑重任,让剪纸这门老
  •  马玉山:吴忠仪表掌舵者
  •  郝玉连:荡气回肠的回甘人生
  •  专访宁夏金融工作局局长杨少俊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