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罗山下,村美民富新图景。
红寺堡,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先后搬迁安置宁夏南部8个县区贫困人口共计23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也是见证宁夏移民开发、精准扶贫、生态改善的缩影。
从无到有的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移民百姓过上好日子,离不开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成立于2013年的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寺堡水务公司”),奋进十载践行初心使命,以实干实绩全力为红寺堡蓬勃发展贡献水务力量。
扎深根 善作为
守一方职责,惠泽千家万户。
开年以来,红寺堡区奏响项目建设“春天序曲”。红寺堡水务公司成立服务专班,深入走访,实地勘察,保障项目用水需求。
仲春时节,面对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特点,红寺堡水务公司设备春检也正在展开。全面巡查维护水源地、水厂、供水管网等设施,全力保障供水运行平稳安全。
项目建设安全用水、春耕灌溉、冬灌蓄水、“解渴”养殖业、工业园区坚实“水保障”……成立以来,红寺堡水务公司始终秉承“聚合点滴 泽润生民”的理念,持续深化水务一体化建设,不断整合区域内涉水资产,着力做好“取、供、用、耗、排”水文章,为红寺堡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设施产业布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水务保障。
优化服务,擦亮品牌。建立供水服务营业厅,完善软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微信缴费平台的作用,多项业务实现“掌上办”。开通“96669”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提高供水维修效率。2022年累计受理用户来电11302件,办结率为100%,用户满意度达99.5%以上。供水服务进驻红寺堡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接水报装收费业务“一站式”受理,三日内办结用户接水申请流程。
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先后在鲁家窑现代化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实施技术改造,降低电耗药耗。对城乡所有水表井进行编号和精准定位,做到点对点精准管控。安装智能消防栓,更换、复检用户计量水表,完善管网GIS应用系统和渗漏预警系统,有效解决跑冒滴漏和偷盗用水情况,降低了管网漏损率。
创新赋能,激发动力。依托“杨占江劳模工作室”,立足用户需求和行业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开展项目,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与研发能力,2022年累计创新技改6项,节约能耗近30万元。鼓励职工投身科技创新项目和“五小”创新活动,从企业内部挖潜力、增动力。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和数据云平台,以技术创新为抓手,着力完善全面的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功能,不断提升综合保障实力。
目前,红寺堡水务公司总供水能力超9.6万方/天,DN75以上供水管道795公里,供水区域覆盖2镇3乡、8个城镇社区和58行政村,供水面积达2767平方公里,用水户71840余户。
“作为本土企业,这里就是企业的根,精打细算用好水、从严从细管好水,为当地建设和发展提供‘水动力’,责无旁贷、全力以赴。”一直以来,红寺堡水务人无畏困难、不惧挑战、坚守责任、勇于担当 ,在平凡岗位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力让这座移民城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焕发勃勃生机。
秉初心 解民忧
水,连着民生,系着民心。
“这两年很少停水了,水质也好了,服务质量更高了。用水问题打个电话就能解决,非常方便。”曾经困扰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村民们的水量不足、水压小、经常性停水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历史。
让老百姓有水吃,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红寺堡水务公司建设鲁家窑现代化水厂、完善供水服务设施、提高设备维修效率,让安全水流进万家水龙头。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对石坡子村和马家河湾村等片区的供水主管道上安装增压泵、提高管道流速和水量,对大河乡片区实施农村人饮管网与城市供水管网联通工程,对新庄集泵站与红阳村片区实施供水管网联通工程,彻底解决了以往管道不通带来的用水不便。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想法设法进行管道改造和水量优化调配,解决商砼站、奶牛养殖场等用水难题。针对大用户实行跟踪服务、工作繁忙的用户实行预约延时服务、老弱病残用户实行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进入新时代,老百姓不仅要有水吃,还要吃好水。红寺堡水务公司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全面掌握从“源头至水龙头”的水质情况,确保水质安全。定期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农村人饮水质公示栏等平台公布水质检测数据,让用户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明白水。同时,鲁家窑现代化水厂的投用、周新水厂常规工艺+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的改造,让供水水质不断“提档升级”,也让更多百姓喝上了优质水。
供水工作细碎而平凡,并不被众人熟知,但红寺堡水务人尽心守护着城市的供水生命线。他们熬夜抢修只为百姓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战高温、斗酷暑,奋战在供水一线;遇到困难用户“自掏腰包”助力扶贫……他们让百姓触摸到有“温度”的供水服务。
“让老百姓用上安全、可靠、健康的水,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带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红寺堡水务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优化供水格局,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的工作理念。
学先进 创示范
“巡检人员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巡检记录、维护保养记录、隐患排查记录等设备运行状况一目了然。这个系统解决了生产运行中的成本、管理、操作、巡检、数据统计等方面的问题,让水厂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活用水。”鲁家窑现代化水厂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介绍情况。
今年以来,鲁家窑现代化水厂陆续有参观学习交流的人员。整洁明亮的厂区环境、制水车间全自动控制流程、制水工艺的改造升级、管网漏损控制信息化、无人值守和少人值班的工作模式等,让参观人员纷纷点赞。
“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促提升。2021年,红寺堡水务公司与绍兴市制水公司签订了《东西协作 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先后多次前往绍兴制水公司实地考察学习现代化水厂的先进管理模式与建设经验,将学习到的宝贵经验结合生产实际融会贯通、化为己用,为公司优化改进系统、培训员工、管理提升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逐步完成更新完善现代化水厂管理制度、运行操作规程、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配套工作,着力推动“现代化水厂”建设。
2020年,率先启动管网漏损控制信息化一期项目建设,搭建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实施管网地理物探,建立基础管网信息数据库,实现管网数据可视化。先后建设管网GIS应用系统、DMA分区漏损控制系统、管网SGADA系统和管网调度指挥系统,形成了“一张网展示、一平台整合、全流程贯通、全智慧决策”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供水业务管控效率。
2021年,实施了管网漏损控制信息化建设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加装噪声监测仪和智能压力控制阀,完善了分区计量、渗漏预警、分区分时控压体系建设。
2022年,制定了鲁家窑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启用水厂运行单元及核心设备二维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加药加氯系统自动投加数据模型,出厂水浊度常年可稳定控制在0.1NTU之内。精心将鲁家窑现代化水厂打造为宁夏区内一流的“现代化水厂”样板,在运行管理、节能降耗、科学调度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智慧水务是水务行业的新概念、新要求、新趋势,红寺堡水务公司立足自身的发展,创新改革,紧跟时代,全面推进鲁家窑现代化水厂精细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努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作为。
清流润万家,护航发展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动员令,吹响了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红寺堡区承担起了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重任。红寺堡水务公司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作用,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红寺堡水务人步伐依然铿锵,为民情怀始终如一。他们用坚守诠释理想和奉献,用行动肩负责任与担当,向水而上,创新化作千钧力,改革路上自奋蹄,奋楫争先再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