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宁夏引黄古灌区 > 媒体聚焦
追踪大禹的宁夏足迹
时间:2017-11-2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共命运共成长,塑造了独特的信念与文化品格。大禹治水,奠定了共命运共成长的文化基因,尔后五千年绵延有序。考之于“塞上江南”宁夏,此传承不绝如线,如影随形。百姓生兹在兹,受惠于此,立功于此
  
宁夏青铜峡市引黄灌区一景 王鹏摄/本刊
  贺兰山余脉向南连绵,临黄河而现渡口。古老相传,秦王李世民曾率大军由此渡河西征,故称“秦王古渡”。渡口斜对南岸牛首山,青铜峡边,耸立着“大禹文化园”。黄河由甘肃黑山峡入宁夏,由石嘴山出宁夏入内蒙古,上中游397公里内,此是唯一留存大禹治水足迹的地方。
  相传大禹治水到此,劈山成峡,导黄河北上。夕阳西照,河水掩映峭壁,现一片青铜古色,青铜峡由此得名。黄河水由青铜峡入宁夏平原,水势平缓,淤地肥沃。秦汉唐三朝始,古人从青铜峡开渠口,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西有贺兰山护卫,不受风沙寒流袭扰,下受黄河滋润哺育,得天独厚,成“塞上江南”美地。
  宁夏平原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在胡焕庸线以西以北,不利农耕,本是游牧之地。古人治水驯水,始蒙黄河水利,华夏民族交融共进,宁夏开始农田井然,人口蕃息,多次成为中华民族大张国势之后勤基地。宁夏全地得利于治水,故建“大禹文化园”以为纪念。
  民为邦本自强自立
  入大禹文化园,广场北首为36米高青铜色大禹立像。大禹左手执长柄耒耜,右手指向前方黄河,脚下一条长龙盘绕,象征其治水之功。
  考察世界各民族上古传说,都有大洪水的记载。应对大洪水,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不求神,不逃避,依靠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别水情,识水性,最终得水利。神州九地,自古以来,由人建设,由人享有。大禹治水,是此精神之滥觞。
  历史记载,面对世界各民族共同记忆中的洪水灾害,华夏先祖先后有共工、鲧、大禹三任前仆后继。其中鲧是大禹的父亲,他以围堵方式治水九年,因不顺水情失利,被舜击杀于羽山。尔后大禹以疏导为主治水,“高者凿而通之,低者疏而宣之”,终于成功。
  去掉神话色彩,大禹治水留下一位普通人勤劳辛苦的形象。历史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时面色黧黑,股不生毛。《贾谊书》上说,“禹常昼不暇食,而夜不暇寝,方是时,忧务民也。”
  治水为除民忧、解民患、顺民意。《尚书》记载,禹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此后的历朝历代,中华民族执此为宗,“民为邦本”成为共同历史中一以贯之的信念原点。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以后几千年,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部落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进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共生存共命运。
  步入大禹文化园核心大殿,18米高大禹坐像庄严肃穆,头顶金冠。上方牌匾书“千秋仰望”,坐前两根立柱上写:“治水理民功侔三皇五帝,铸鼎安国泽被千秋万世。”对大禹治水的功劳,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华夏后裔对大禹的纪念也最为深广。传说中的大禹遗迹遍及豫、晋、鲁、陕、川、贵、湘、皖、苏、浙等十余省。“禹穴”有四处:四川北川禹穴,大禹降生处;浙江绍兴禹穴,大禹葬身处;湖南衡山禹穴,大禹藏书处;陕西石泉禹穴,大禹憩息处。“岣嵝碑”,又称“禹碑”或“大禹功德碑”有五六处。禹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
  宁夏青铜峡也有多处大禹遗迹,史上有青铜禹迹、禹王神洞,也建有禹王庙。青铜峡境内,今日仍有民谣流传:“禹练十年功,铸斧开青铜。金牛镇峡口,斩龙保年丰。”
  大禹之后,宁夏为民谋水利者多青史留名。如修艾山渠开发宁夏的功臣、薄骨律镇镇将刁雍;疏通古渠道的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近至清末维新人士王树楠,也留下复活古渠、兴修水利的功绩,为后人感怀。
  认识利用自然规律并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安居生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所系。
  共生共融命运一体
  大禹治水成功、南击三苗后,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建立夏朝,中华民族进入一体发展时代。华夏各部落融为一体,自此无论死生契阔,历五千年始终共融共生。
  《吕氏春秋》记载,大禹治水时,华夏土地上“奄有万国”。这时的“国”指部落、氏族。大禹之前,以三皇纪有功:演八卦,建立夫妻婚配模式,摆脱群婚,是为人文初祖伏羲氏;发明钻木取火,熟食去病,使人别于禽兽,是为燧人氏;神农氏则教民耕稼,由游牧文明转为农耕文明,人文得以积累。当此时,华夏大地上各部落各不相属,部落文明散落多元。
  尧舜之时,道德治国,不重制度。大洪水威胁到众部族生存,万国各展其长,合力治水,生死存亡之际,战胜洪水成为民族融合的契机。大禹治水后,中华文明凝聚一体,共同进步,中华民族自此开天辟地。
  自大禹始,建立了以诸夏民族为主体、容纳吸收夷夏各部共同创立的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夏王朝,开创了统一的王朝制度。包括分天下为九州,以国为姓分封诸侯;建立政治军事制度,设立六卿六军等职官;制定刑罚,统一法令;土地国有,按各地土地情况设立贡赋;颁布夏历,统一度量衡;营造都城,建城设壕;改革殡葬,重视祭祀;等等。大禹治水,可谓中华文明之根。融合一体战胜灾害抵御外侮,求生存谋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基因的深层逻辑。
  夏王朝建立,促进了部落间交流与发展。大禹与后稷同一年代,“(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一方面救济灾民,一方面组织农业生产,提倡种植水稻。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心目中,禹和后稷同为农耕的始祖。禹征三苗后,帮助三苗根治水患,使这里成为富足的鱼米之乡,苗民从此真心归顺。
  自禹以后,治水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条独特主线,治水方能安邦。历朝历代以治水保证民众生存,也促进了部落、民族间的交流融合。纵观宁夏平原开发和发展历史,亦莫能外。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伟兵言,黄河千里,第一个得其水利、形成典型黄河文明的是宁夏平原。历代对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开发,促进了多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实现了多民族的大聚居、大融合。
  张伟兵引唐朝为例,当时宁夏平原北部灌区成为军队集中地,宁夏平原成为安置各归顺部落的多民族聚居区。如贞观初年安置突厥降户于中部他楼城;高宗时,安置西突厥部众于盐州;咸亨时吐谷浑部数千帐迁入,置安乐州;由河西走廊迁入沙陀部3万余人,从西部迁入党项、吐蕃等。还特置7个羁縻州、府,安置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宁夏平原一时“种落愈繁”,人口激增。
  历史上,当中原强大,国势扩张时,宁夏平原人口丰庶,开发充分;一旦中原弱小,这里的农耕文明即屡有倾废,即便曾经一时强大割据一方,也难有后续。
  银川古称“塞上江南”,非指气候物产,只因中原移民居此处,风俗类似江南而得名。农耕文明生存于游牧之地,背后需要强大的人力、技术等资源支持。这个支持,自大禹治水混一华夏开始,或显或隐。今日则开枝散叶,无处不在。
  行走于今日之宁夏平原,贺兰山麓,六盘山下,现代工业崛起,设施农业兴盛,城市繁华光明,人民群众渐入富庶,携手共同奔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
  开拓创新民族复兴
  史载,大禹曾遇到处士东里槐,东里槐认为大禹改变了尧舜的治理办法,比如尧舜均贵德,而禹推崇功劳等。而后世观察,正是大禹开拓创新之功,才得以广采众长,消除水患,使各个部落安居生息。
  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融合创新,去粗取精,以开放心态接纳消化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生存繁荣的营养,累世递进,是中华文明传承不绝,屡屡兴盛的要义。
  以宁夏引黄渠道而论,秦汉唐三世,渠口均在青铜峡,而引水位置则随水势变化调整。从技术上看,汉代“激河浚渠”、北魏灌溉制度、西夏卷埽技术、元代控水闸堰、明代石闸“水则”、清代“封”“俵”轮灌等技术,无不承载着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几千年不断完善,迭代至今。
  至于今世,现代大工业技术引进,让黄河水对宁夏的滋润最极深广。1958年,以灌溉与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和工业用水等效益的青铜峡水电站开工建设,这个水利枢纽工程布置了三大灌溉渠道:秦汉渠、唐徕渠、东高干渠,黄河水由现代技术提引,经古今渠系流向宁夏北部各县市,农业灌溉面积由历史上的百万亩,提高到800多万亩。古老精神、历代经验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为一体。
  水电站提升了青铜峡境内黄河水位,禹迹不显。为纪念大禹,2013年,宁夏开工建设大禹文化园。同时兴建了黄河楼、黄河坛等。大禹文化、黄河文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施设渐具雏形。
  悠久厚重的引黄灌溉治水实践,演绎、承载着宁夏历史发展的进程。2016年10月,宁夏启动引黄古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7年10月1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文明血脉,历久弥新。黄河水利,也于今日发挥至极致。人民安居,百业繁兴。宁夏人民,深广地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同样将延续五千年文脉,勇猛投身于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史湘洲 艾福梅 )
编辑:郭建国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全区最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勇士之路·2017贺兰山自行车越野挑战赛举行
    勇士之路·2017贺兰山自行车越野
    非遗汇聚 弘扬传统文化
    非遗汇聚 弘扬传统文化
    宁夏人物
  •  专访网秦创始人史文勇:汽车从传
  •  【水投人风采】尹站雄:平凡的岗
  •  孙元英:桃李芬芳 教书育人
  •  苏燕:瑜伽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
  •  霍文第:生如梅花 沉淀香来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