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17日,水利工程建设中心组织三峡大学、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了贺兰山东麓泄洪沟挟沙重力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项目调研,实地研究分析取证,积极发挥工程带科研的优势,破解难题,用科研项目赋能防洪工程建设。
按照“导、拦、蓄、滞、排”相结合方式进行设计的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拦沙坎、陡坡等是泄洪沟消能防冲的重要措施,其布局结构的科学性是影响冲淤效果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完善消能防冲设施布局,建设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启动了贺兰山东麓泄洪沟挟沙重力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以解决泄洪沟冲淤平衡为目的,选取典型沟道作为计算段,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分析选取合适的河床沙土中值粒径,并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不淤流速与不冲流速的分析,为泄洪沟河床的消能防冲功能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为推进项目顺利开展,建设中心牵头高校、科研、设计等单位组建工作团队,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等技术手段,针对宁夏地区典型泄洪沟典型运行工况开展三维精细多相流流场模拟,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消能防冲的技术建议,分析找到泄洪沟消能解决方案。本次调研,建设中心联合各方提前规划行程,16日开展分析研讨会,17日选取贺兰山东麓英发沟、团结沟、反帝沟、腰石井导洪堤、大西伏沟等典型工程实地查看了冲淤情况,并收集了水文、地形等基础资料,为项目后续开展打好基础。
下一步,建设中心将紧盯项目研究目标任务,积极联合各方推进基础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开展冲淤变化动态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用于工程设计指导,使科技创新成为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