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塞上江南”的江南味
时间:2023-03-13  来源:银川晚报
  松鼠鱼。
  松鼠鱼是江南传统名菜,厨师用桂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糊上鸡蛋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制的糖醋卤汁,外脆里嫩,酸甜可口,因为形状酷似松鼠而得名。在素有“塞上江南”之誉的西北银川,就有一家开了20年的老店,松鼠鱼,是其中的特色菜之一。
  佳肴有传说
  3月10日,记者在绿杨村饭店见到厨师吴进的时候,他正忙着做最拿手的菜——松鼠鱼。“这道菜可是连皇帝都吃过的,特别有名。”吴进笑着说,松鼠鱼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故事。
  第一个传说,是隋炀帝到扬州观看琼花以后,流连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他在扬州饱览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以后,对园林胜景赞赏不己。回到行宫后,便唤来御厨,让他们对应这四大名景,做出四个菜来,以记念这次的扬州之行(古时有用菜肴仿制园林胜景的习俗)。御厨詹王费尽心思,做出了四样名菜——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隋炀帝品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成为佳肴,传遍江南。
  另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有佳肴“松鼠鲤鱼”,乾隆曾品尝过,后来这道菜发展成了“松鼠桂鱼”。清代《调鼎集》中有关于“松鼠鱼”的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季鱼,即石斑鱼。今天的“松鼠桂鱼”正是在“松鼠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典淮扬菜
  “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是这道菜的确十分有名。”吴进说,松鼠鱼有着淮扬菜系的所有特点,因此被奉为经典。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淮安。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淮扬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以顶尖烹艺为支撑,以本味本色为上乘,以妙契众口为追求,雅俗共赏而不失其大雅,追求“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
  比如制作松鼠鱼的原料——桂鱼,就多见于南方水系之中,味道鲜美,肉质细嫩。吴进说,之所以选择桂鱼,还因为它肉质紧致,口感筋道,油炸之后,更易定型,同时,桂鱼刺不多,基本只是身体中央的一根主刺,以及周围一些较大的刺,这些鱼刺排列相对规则,容易处理,制作松鼠鱼的时候,要用刀在鱼肉上刻花纹,如果刺太多,肯定是不适合的。
  “做松鼠鱼的桂鱼,一般选择1.8斤~2斤左右的,如果太大的话,肉质太老,口感就不太好了,太小的话,肉太薄不好做造型。”他说,除了大小,新鲜是必须要保证的,店里做松鼠鱼的桂鱼,全都是捕捞之后,以最短的时间从南方空运到银川的。
  精细的刀功
  做松鼠鱼最关键的是造型,而造型就要求有精细的刀功。吴进说,淮扬菜的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松鼠鱼也是如此。
  洗净沥水之后的桂鱼放上案板后,就到了考验厨师刀功的时候了——先从鱼头根部入刀,把鱼头切下来;然后开始剔鱼骨,从鱼颈部开始,沿着脊骨上边用刀尖划开,将背部的鱼肉与鱼骨分离;接下来再次从鱼颈部入刀,把肋部大刺的根部切开直至鱼尾部,将片开的鱼肉翻到尾部,然后把整条鱼翻面,使仍然与脊骨相连的这片鱼肉向上,鱼身的内侧向下,从鱼颈部入刀,沿着脊骨将脊骨剔开,在鱼尾部将脊骨斩断,然后把鱼肉鱼皮向下放在案板上,从肋部大刺的根部入刀,将大刺片下。吴进说,剔骨的整个过程,都是有先有后,有讲究的,不能随意切,破坏鱼的完整性。
  剔骨完成后,将鱼肉反过来,鱼皮一面朝下放置,开始刻菱形花纹。刻花纹时要特别小心,既要将鱼肉刻透了,但又不能将鱼皮划破,要保证鱼肉和鱼皮相连,这样便于后期造型,切好后的鱼肉要抖散,使每个刀口都张开,下锅炸之前,抹上蛋液,撒上玉米淀粉,保持肉粒分散,油炸后看上去便会比较蓬松,像松鼠的尾巴一样。
  外焦里嫩的秘密
  淮扬菜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炸松鼠鱼时,火候的掌握,同样至关重要。
  摆好造型后,就进入炸鱼的关键阶段了,油温不能太高,八成热即可,慢慢放入桂鱼,等到鱼定型之后捞出来,接着升高油温,再入锅炸一次,第二遍炸到鱼表面金黄酥脆即可。吴进说,之所以炸两遍,主要是为了保证“外焦里嫩”,如果炸一次,时间过长,鱼肉就会太老,炸两遍,才能保证外表酥脆,而里边的鱼肉依然鲜嫩,这样吃起来就更有口感。
  炸好的鱼出锅装盘,之后再将鱼头炸好入盘,最后再浇上秘制的糖醋汁,一道香甜可口的松鼠鱼才算最终完成,此时的桂花鱼伏在盘中,酷似一只小松鼠,咬一口鱼肉,酥脆中带着软嫩,鲜美至极。
  “糖醋汁是特制的,光糖就用了三种。”吴进说,桂花鱼有着鲜明的江南特色,所以在糖醋汁的调配中,也带有明显的江南味道,桂花糖就是最明显的江南味,甜味之中,夹杂了一股桂花香,轻咬一口鱼肉,唇齿留香。  记者刘旭卓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湖城春来气象新
    湖城春来气象新
    水天一色冰湖美
    水天一色冰湖美
    宁夏人物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王东新:履职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枸杞姑娘”陈晓燕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