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银川市全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时间:2018-07-25  来源:银川市政府办公厅
  去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部署,银川市紧紧围绕国务院“五个为”“六个一”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制定的“不见面、马上办”改革目标,以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为目标,紧扣企业注册准入准营和建设项目报批两条主线,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和审批模式,着力构建全国最优的“商事登记”和“项目审批”银川样板。
  一、强化顶层设计,释放制度供给红利。坚持依靠制度创新,优化制度供给,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进一步推动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一是推行审批服务集成办理。出台了推进“放管服”改革意见和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方案,开启了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审批局外无审批”的原则,分四批次将30个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及相关涉审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全市101项行政审批大类的88项进入市民大厅,74项划入审批局集中办理(占全市的73%),相对集中事项为同类城市最多。二是强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以“银川政务服务标准化”列入国家试点为契机,推进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制定《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行服务设施、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队伍建设、考核监督、内部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标准化,努力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最大限度杜绝权力寻租,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按照国务院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于6月底初步建成覆盖全市37个部门、6个县(市)区、54个乡镇(街道)、505个村(社区)的一触即发、智能引导、数据跑路的智慧型政务服务管理新平台。
  二、创新服务举措,实现改革新突破。以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企业开办、项目报批链条主线,将审批事项由物理整合、集中办理推向化学融合、集成审批转变,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质量。创新商事服务模式,推行“企业开办 一日办结”改革。按照国务院“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的工作要求,建立审批、银行、税务“一点受理、并联审批”的工作机制,采取使用统一受理平台、调优调顺窗口设置、优化帮办引导服务等综合措施,实现企业开办平均用时1.5个工作日,使银川成为全国企业开办用时最短的城市之一,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调研组的充分肯定。集成建设项目审批要素,推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全面提速。将项目报批分为立项、施工、验收三个阶段,涉及的10个部门全部入驻市民大厅,发挥审批服务局事项集成优势,打破事项前后置关系,重塑审批流程,构建“一表申请、一窗受理、集成审查、一章审批”的综合审批模式,审批效率比改革前再提速一倍。据统计,今年我市已完成的新建工程项目从立项审查到施工许可平均用时44个工作日,最短用时26个工作日,位居全国前列。
  三、深化“不见面 马上办”,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以实现“不见面、不跑腿、不打烊”的便民化服务目标,推进“四办”事项梳理落实,扩大“1+N 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范围,将审批信息向社会全公开,让审批服务始终行进在阳光的轨道上。一是推出“四办”改革。推行简易事项马上办,287项事项实行按分钟、按小时计件;优先推行网上办,全市新增可网上办理事项667项,网上办理事项达1067项,占比80%;个人事项就近办,在自治区统一规定35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街道(社区)、乡镇(村)办理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工商户、医师护士注册等25项事项拟下沉办理,使群众就近可办事项达60项;一般事项一次办,梳理出不动产登记等154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事项,一审一核一次办结,最多跑一次。二是开启“1+N 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按照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重设各类资质审批,推出“药店”“医院”“学校”“影院”等72份菜单,实现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成一揽子事,极大方便了办事企业、群众,激发了创业热情。三是强化政务信息公开。按月开展“开门问需,你问我帮”开放式问政会,搭建服务群众的桥梁,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已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问题20条、建议2条,征集问题中12条现场解决解答,8条限期整改。
  四、完善审管互动机制,构建阳光政务。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一是强化审管职能职责。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事中事后监管清单,制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强化对行政职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二是强化审批行为监管。通过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点岗位设置电脑双向显示屏,群众可直观了解审批过程,明明白白办事。通过审批系统电子监察模块,实现对审批内容的同步全程监控。 三是强化审管信息互通。开发“审管互动”平台,建立审批和监管部门信息互通桥梁,通过审管互动平台共向监管部门推送各类需监管的审批信息5769条,确保审批与监管工作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编辑:祁雪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
  •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8年
  •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银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
  •  宁夏关于征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一镇一特色” 打造美丽村镇
    “一镇一特色” 打造美丽村镇
    《夕阳下》王留义
    《夕阳下》王留义
    宁夏人物
  •  南坪水库的守望者:赤地千里 那些
  •  蒙文英:从羊倌到致富“领头羊”
  •  赵秀兰:下岗后,绣出自己一片天
  •  扎根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  哈丽娟: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