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以督查促落实,不断细化目标任务,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惠民生,以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开放沙坡头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循环工业,盘活园区闲置资源,推动僵尸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校企合作、政策引导、人才引进等,加快搭建产业创新平台,重点抓好企业科研平台及技术中心建设。完善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加强与阿盟、白银等周边县市的交流合作,提升融入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互利合作发展的水平。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集群式招商。突出“急需紧缺”“本土实用”导向,围绕新能源、精细化工、钢铁冶金等主导产业发展,采取技术合作、高薪聘请等方式,聘请一批高层次专家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咨询等提供服务。挖掘培养本土人才,在对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进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师带徒活动,重点培养专业技术强、成长潜力大的年轻人才,进一步发挥专家人才的模范作用。
实施产业带动战略,建设富裕沙坡头区。紧紧围绕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倒排工期,抓项目开工进度,加快推进河南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京蓝公司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等已开工项目,力争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对尚未开工项目,加快土地报批、规划选址、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力促沙坡头区第四污水处理厂等未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统筹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逐年加大偿债资金预算安排力度,确保足额偿还政府性债务到期本息的同时,安排预算资金化解隐性存量债务。对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一年内未使用完毕的全部予以收回,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取消本级预算安排的各项“小、散、乱”、绩效不明显的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实施富民共享战略,建设和谐沙坡头区。紧盯自治区反馈问题清单,借助“动态调整”继续对建档立卡户居住房屋、子女就学、三险缴纳、银行贷款等情况开展“地毯式”集中核查比对,对生态移民区“三空”问题实施集中攻坚,坚决纠正扶贫领域不严不实的作风问题。严格落实《2018—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产业培育扶持方案》,采取差别化的正向激励扶持政策,通过“基准补助+奖励补助”方式,对“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家庭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加大与金融机构协调沟通,争取年底扶贫贷款发放额达到1.44亿元,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达到80%。强化企业“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安排各培训学校根据摸底情况分批次组织培训,如期完成1750人精准脱贫能力培训任务。同时,加大扶贫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教育、金融扶贫等各项优惠政策。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建设美丽沙坡头区。强化“绿盾2018”清理整治及销号工作,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狠抓建筑工地、城市道路扬尘治理,加大禁牧封育、秸秆禁烧、鞭炮燃放、企业偷排漏排监管力度,确保PM10、PM2.5达标。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用残膜和农药废弃物回收,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依法依规对禁养区养殖场实施关闭或搬迁,确保全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以上。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和长效机制,开展水源环境保护规范化和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清理取缔水源地保护区违章建筑和排污口,深入推进“清水畅河净源”行动,彻底治理河沟黑臭水体,严厉打击私挖河湖沟道、乱占、乱堆等违法行为。切实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工作网格化管理。在持续开展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