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寺堡区全面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大力推行“55124”村级事务治理模式,提高村级治理水平,经过多年实践完善,形成了一套切合红寺堡区实际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实现了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由“制度民主”到“程序民主”的根本转变。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经督查,共梳理存在问题两个。一是“五联记录本”未填写。目前红寺堡区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工作按照 “55124”村级治理模式开展,而五联表的填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能反映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是否合法合规,进而体现村民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但督查的部分村五联表未填写或填写不全,村民代表会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均无法体现。二是村监会履职不规范。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部分参会人员未签到,五联表中决策公示一栏空白,没有贴决策结果公示的照片;村监会对监督村民代表会议过程及决策结果落实的情况未签字盖章确认,事中事后监督不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红寺堡区将与各乡镇密切联系,建议将村民代表和村监会成员的培训纳入村 “两委”班子的培训中,进一步提高村成员的履职能力。
一是加强培训,明确职责,锻造夯实“主阵地”。通过集中培训和分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村干部、村民代表及村监会成员进行培训,全面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村监会成员的履职能力,规范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工作议事程序。
二是完善机制,严格程序,打造民主“议事厅”。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让群众当家作主,关键是要规范程序,开展好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严格按照“五步工作法”,即:提出议案、民主议定、公布告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规范民主议事程序,建立完善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是多元监督、阳光透明,构筑廉政“防火墙”。坚持从预防基层腐败的源头抓起,强化三种主渠道作用,建立完善立体式、多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通过多层次培训、绩效考评等方式,提升村干部、村民代表、村监会成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调动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村民代表会议公开、公正、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