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银川:因地制宜打造高质量庭院经济
时间:2023-03-21  来源:银川晚报
  打造家庭旅馆。
  开办面包工坊。
  开办面包工坊、打造家庭旅馆、种植桃李杏等果树、养殖牛羊……如今在银川市的乡村,曾经荒凉的农家庭园焕然一新,逐步承担起多种多样的产业功能,庭院方寸地变身增收的聚宝盆。
  今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我市以农村庭院为载体,以农村家庭为阵地,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和引导群众充分挖掘房前屋后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休闲旅游业等业态,促进广大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持续稳定增收,变静资源为动资产,让庭院小美助力乡村大美。
  试点打造高质量庭院经济
  “老板,我买几个月饼,你家做的香得很!”近日,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的村民禹艳艳来到同村的马风和家,购买了六七个新鲜出炉的月饼,禹艳艳赞不绝口,“每天他家做糕点的香气飘得远,我经常闻着味儿就来买了。”
  马风和的面包工坊就设在自家庭院,早年间他投入20余万元将庭院改造成面包生产车间,开业以来,日日香飘十里。由于销售市场是周边邻里和乡镇商超,马风和十分注重原料品质和环境卫生,他说:“大家乡里乡亲,如果不用好料,不搞好卫生,怎么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真材实料也是禹艳艳等村民常来购买的主要原因,“他家的糕点、月饼料都用的好料,我们吃得放心。”一传十,十传百,如今马风和每年销售枣糕、蛋糕、月饼等面点200余万元。
  马风和一家属于自主搬迁移民,早年他在外务工就业,近年来随着十里铺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夏季每日客流量超过了2000人,于是他将创业的场地选在了自家庭院。他直言:“自家院子没有租金,改造一下就可以使用,村子离市区十来分钟就到了,拉货运货也很方便,还是在家好。”
  马风和的“面包工坊”是我市庭院经济的典型代表。今年银川市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高质量庭院经济”银川模式。银川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按照典型引路、以点连线、以点带面,实施高质量庭院经济试点计划,试点打造10个规模壮大、效益提升、产值增加、增收明显、群众满意的庭院经济示范点,并统筹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专项资金600万元对示范点以奖代补,用“真金白银”对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给予支持。
  强化政策支持让家家增收益
  在十里铺村,不仅有马风和家的面包工坊,还有家庭旅馆、麻辣条加工点、豆腐工坊。村民们充分利用自有院落的空间和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小小庭院不仅催生了庭院经济,更激发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十里铺村村民兰畔什的家中,地面铺满了整齐干净的瓷砖,淋浴间、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墙角边一盆盆生机勃勃的绿植映照出主人一家对生活的热爱。
  由于十里铺村周边遍布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因此每天有成百上千人进村就餐、休息、理发、住宿等。去年,兰畔什看准商机,将家中庭院改造成单间和套间,并添置了厨房用品和空调,出租给在附近务工就业的人群。到今年3月中旬,房屋均已全部租了出去,为一家人带来一笔稳定的出租收益。
  他介绍说:“每间房的房租在500元左右,少时有个三四千元收入,多时能收入七八千元,我还在周边工厂上班,每个月能有两三千元收入,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把两个孩子都供上了大学。”
  过去堆满柴火的院子,如今美观整洁、摆放有序,还为村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益。有的开农家乐、办民宿、办采摘园,有的收发快递、搞电商直播,还有的开小超市、理发店、家庭作坊,曾经功能单一的农村庭院,如今成了乡村人气最旺的地方。
  据了解,今年银川市将重点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重点项目,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消费帮扶、奖补兑现等方式刷新乡村“旧名片”,升级农户“生活圈”,让广大农民搭乘庭院经济发展的“致富快车”,尤其是将年龄偏大、劳动能力较弱、知识技术不足的“闲人”变为“忙人”,从被动式的“要我发展”转向“我要发展”,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力争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
  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
  “庭院经济”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小而活、快而多,能够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就近创业、就地生产、改善生活,让“造血式”产业项目扶持更有成效。
  在西夏区兴泾镇泾河村,村民禹红男的羊蹄事业不仅蒸蒸日上,还带动了附近8名村民在他这里就业增收。他介绍说,自己在怀远市场有一家专卖羊蹄的小店,高峰期每日销量可达四五百个,为了确保生产加工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他将自家庭院分区改造,设置了原料区、调料区、成品加工区,以及火烧区、冷藏冷冻区、库房和清洗区。
  禹红男之所以选择在自家庭院,主要是希望省下房屋租赁费用,他表示:“这两年羊蹄贵,我每次进货都是十几万元,在外面租房加工成本高,所以就利用家中的闲置庭院,精心改造使其达到生产标准。”
  发展庭院经济,增添乡村振兴“底色”。银川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围绕本地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原则,鼓励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和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发展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推动庭院经济与二三产业融合延伸,实现“一村一品”、兴村富民。
  同时全市将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牵头、家庭农场引领、种养大户示范、互联网加持、农户“私人定制”等模式,广泛吸纳农户以土地、庭院、资金入股或参与务工,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庭院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庭院经济市场竞争力。  记者 梁小雨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凤头鸊鷉银川安家
    凤头鸊鷉银川安家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
    宁夏人物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王东新:履职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枸杞姑娘”陈晓燕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