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都是单门独户耕种,人力和生产成本特别高。专业的农业社会组织有先进的大型机械,可以对我们的土地进行科学种田、科学管理,自从把土地交给农业社会组织后,节省了不少成本,省心又省力。”谈及近年来自家田地实现农业托管后的变化,沙坡头区东园镇黑山村村民张吉锋感慨地说。
黑山村区位条件特殊,多年前的综合因素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大面积耕地无法耕种和流转,加之种地收入欠佳,使得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近年来,沙坡头区立足辖区产业布局和服务主体区域分布,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托管等方式将零散承包地整合起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服务。
黑山村也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土地整理,使用大型翻转犁进行深耕深翻、大水压碱,把撂荒地变成良田。自此,黑山村开启了整村推广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历史。
自沙坡头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以来,沙坡头区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主线,立足辖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创新实施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着力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据了解,截至2022年,沙坡头区在东园镇黑山村、永康镇永乐村等镇村整合土地0.8万亩,探索推广整村推进服务模式,集中规模化发展粮食作物、蔬菜种植、富硒苹果等产业,切实解决了土地生产成本高和耕地细碎化问题。同时,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为目标,精准结合农户多元化托管需求,制定了单一环节托管、多环节复合式托管“套餐”,为农户提供点单式、自助式服务,更多的“张吉锋们”可以享受到“菜单式”“保姆式”服务,走出了一条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全媒体记者 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