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重大支撑项目。近年来,海原县坚持科学规划布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碎片化地块连成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高颜值”现代农业,让农田真正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九月,在曹洼乡冶套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层层叠叠的荞麦花迎风招展,长势喜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村民田玉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推了70亩地,种了五十几亩荞麦,十几亩青草。推地的各方面好处非常多,推了的地更平整,能存住水,犁地也不存在什么问题了。”村民田玉明说。
冶套村的土地基本都是山坡地,属雨养农业,特殊地形造成很多田块高低不平、细碎零散、坡陡坎高,存不住天上水,农业产出较低。今年,冶套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田变成了大块良田,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种植,土地的肥力也大幅提高。
曹洼乡冶套村只是海原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稳粮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原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质量建设,2019至2022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35.46万亩,2023年投资499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9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