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兴村的大鹅。
12月7日,记者来到灵武市崇兴镇崇兴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鹅叫声此起彼伏。该村新建了5座新型日光温棚,又依托温棚旁的闲置水沟养殖了千余只大鹅,不仅创新了思路集约了土地,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更促进了崇兴村的产业兴旺,助推了乡村振兴。
“我们利用一条闲置的水沟,养了1000只朗德鹅和三花鹅,现在的鹅苗成本一只是30元,人工工资和饲料每只是80元,现在的鹅到春节的时候一只可以卖到最低200元,目前这里有900只鹅,可以卖到18万元”。 崇兴镇崇兴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忠说。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小、生产周期短、生产风险低等特点,是实施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崇兴村的大鹅已到了出栏期,陆续开始出售。
大棚外是“鹅声琅琅”,大棚内则是生机盎然,暖意融融。走进西红柿大棚内,在一片绿意中,一颗颗大小不同的西红柿挂在枝杈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再过几天,这些西红柿就可以采摘出售。“目前每个温棚里面都种植的是西红柿,预计一个温棚的产量在15000斤,每斤卖2元的话,一个棚可以卖3万元。”张金忠说,按照每个温棚收入3万元,崇兴村的5个温棚收入能达到15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为务工的村民增加了收入。
“截至目前,我们村的村集体收入已经突破100万元,到春节的时候,我们的一些鹅和温棚还可以收入20万元左右,我们村今年的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130万元。”张金忠说,崇兴村将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盘活资源,让村集体经济结硕果。 记者 李鲲鹏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