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银川厚植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
时间:2024-05-08  来源:银川晚报
  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氛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4月10日摄) 记者 李靖 摄
  图书展销活动吸引学生前来阅读。(资料图片) 记者 郎凯 摄
  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在这里,秀丽的塞上湖城风光、古老的黄河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银川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贺兰山下,水洞沟遗址、远古岩画勾勒出史前人类文明画卷;滔滔黄河,经千年古渠滋润着银川大地,锤炼出坚韧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近年来,银川市深入挖掘,将特色文化符号和元素融入城市整体形象设计,延续历史文脉,丰富文化供给,更好彰显银川特色,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做强城市品质“硬支撑”。
  创精品 多彩文化润人心
  “太阳少年的故事口口相传,成了正义和勇敢的化身,被众人镌刻在古老的岩石上,千年不朽。”夜幕降临,在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的舞台上,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将太阳神岩画的传说娓娓道来。该剧由银川艺术剧院创作,挖掘贺兰山岩画蕴含的人类文明密码,以杂技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曾多次到海内外巡演。现场的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发掘历史深度,探寻文化厚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银川市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在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古风实景舞剧《梦回灵州》,呈现唐太宗的治理智慧;在水洞沟景区,夜场大型马战史诗剧《北疆天歌》融合马战、游牧民族风俗等多种元素,让游客在璀璨灯火下感受强烈震撼。
  同时,银川市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题材,创作黄河文化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完成《黄河文化绘宁夏》(银川板块)专著、民俗舞台剧《山河人家》,组织开展《情系贺兰》《岩石上的太阳》等优秀剧目国内外巡演。原创作品《庆丰年》2022年获全区广场舞大赛一等奖。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
  筑场所 厚植文化软实力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在银川的大街小巷、社区学校,处处透露着文化气息。
  “月明羌笛戍楼间”“贺兰山下果园成”……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的诗词路上,串串诗词灯饰从路旁的树梢垂落,市民、游客驻足吟诵,品味中华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人之初,性本善。”……兴庆区永泰小学门口,放学的孩子们一边排队出校园,一边唱着《二十四节气歌》《三字经》等经典内容。“让孩子们抬头可见、随处可学,处处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永泰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自2017年开始,银川市在商场、市民大厅、医院、景区等人流聚集场所建设城市阅读岛,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95座城市阅读岛,日均共接待读者2000余人。同时,以金凤区悦书房为典型代表的38家“城市书房”,覆盖银川三区两县,涵盖文学、艺术、百科、历史、哲学等22个类别,总藏书量超14万册,共有阅读席位1058个,成为广大市民群众家门口的“精神粮仓”。图书馆、城市书房、城市阅读岛、农家书屋……在银川,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市民只需15分钟就能找到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银川聚焦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在景区、学校、公交站等场所精心设计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在春风化雨中增进认同感。
  强服务 文化惠民增活力
  “抬手、转圈、抬腿……”在银川市文化艺术馆舞蹈教室内,来自不同社区的阿姨们,正在专注地排练舞蹈。“每周我们都会集中排练,市文化艺术馆还有专业的舞蹈老师来授课,我们提高得可快了!”参加排练的郭阿姨脸上笑开了花。
  唱一首悠扬的歌曲,跳一支轻快的广场舞,观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这成了时下银川市民常态化的文艺生活。周末带着孩子逛博物馆,来到图书馆畅游书海,与老友相聚在文化馆,在文化“慢生活”中享受幸福时光、感受岁月静好……在银川,一个个“文化圈”渐渐成型,将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装扮得越来越多姿多彩。
  城市阅读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场民族健身舞示范推广点,一座座文化活动场馆相继建成;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银川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一个个文化产业项目敞开了大门迎接八方游客;百姓春晚、秦腔节、青年戏剧节、广场民族健身舞大赛,一场场节庆活动好戏连台。
  2023年,银川市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润市铸魂工程,全面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机制,扎实开展“四送六进”“你点单·我送戏”活动,全市基层群众看戏热情持续高涨。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银川市持续将文化惠民工程纳入全市10件民生实事,共完成“戏曲进校园”活动107场、“湖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1041场、送戏下乡演出1313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演出,充分释放出文旅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同时,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欢天喜地闹新春”2023年银川市社火大赛、“非遗过大年·新春赶大集”“品年俗年味·送福送春联”“颂传承·敬匠心·迎端午”等节庆活动30余场次,持续开展“你买书·我买单”“4·23世界读书日”“亲子趣多多”等全民阅读推广品牌活动10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 鲍淑玲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时节,银川处处美若画卷
    初夏时节,银川处处美若画卷
    宁夏人物
  •  蔬菜大棚里闯出的致富带头人
  •  环卫工人马进宝:守护城市“颜值
  •  先行区建设 选调生贡献青春力量
  •  光有来意!宁夏银川女孩黄莺获实
  •  社区派出所发“合力” 为独居老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