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兴庆区:奋楫笃行促跨越 踔厉奋发勇向前
时间:2024-05-27  来源:银川晚报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举办各类演艺活动,交通、餐饮等消费热度显著提升。
  花卉产业发展势头旺。
  加强基层治理,打造一批民主协商议事品牌。
  宁夏石膏工程(兴庆)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新工艺成果展示——蒸汽管式烘干窑。
  这是一片蒸蒸日上的热土。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天蓝水清岸绿景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用心办好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兴庆区以“强学习、抓落实、干在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实践活动为总抓手,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形成一批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刻画了“银川强首府、兴庆干在前”的精彩篇章。
  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兴庆区用“进”的目标夯实“稳”的基础,步履铿锵、成效显著。
  随着轰鸣的机器声,砂之船(银川)奥特莱斯项目建设现场开足马力抢工期,瞄准节点赶进度。该项目分为砂之船奥特莱斯和文娱空间+江南文旅街区,在满足消费者高品质、高性价比购物需求的同时,将为市民们带来全新的文旅体验、感官盛宴。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兴庆区安排专班进行点对点保姆式服务,办理相关手续时开通绿色通道,实实在在地解难题、破困局,让大家对项目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与苏银产业园“区区合一”改革稳步推进,东毅国际集团、丰泰海宝宝马店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成功落地……一幅幅大干快上的场景随处可见,兴庆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的重要抓手,建立项目专班推进制、项目红绿黄榜制、项目要素保障制、项目督导制主动靠前服务企业。
  为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兴庆区按照“抓特色、打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产业优势,走出一条结构多元、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品牌引领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让菜篮子增益、奶瓶子稳量、花坛子畅销、鱼池子提档、果盘子扩规,农民群众的生活愈发有奔头。
  与此同时,兴庆区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加强要素保障,制定优惠政策,从房租减免、人才落户、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站点)、广告宣传、企业品牌培育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总部型、旗舰型、高精尖和潜力型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放大数字经济引领集聚效应。
  追青逐绿向美而行
  生态兴则文明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兴庆区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用水权变现、土地权确权、排污权交易、山林权抵押、用能权控能、碳排放权减碳,“六权”改革启动以来,兴庆区想方设法赋予要素资源商品属性、市场属性、金融属性,狠抓“确权、赋能、定价、入市”关键环节,推动实现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建立“林长+检察长+生态警长”工作机制,实现林草资源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刑事执法的优势互补,强化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加快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兴庆区东南部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利用赵家湖已干涸的南湖建设人工湿地,用于深度处理掌政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永二干沟的排水,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北湖的生态补水,减少北湖补水指标,推进水资源再利用。同时,经过生态湿地处理之后的水重新排入永二干沟,使永二干沟水质得到提升,确保流入黄河的水质达标。
  成功创建全国节水示范县区、实现水权质押授信贷款“零突破”、林下经济闯出山林权改革新路、东部热电等“多权融合”改革示范点带动效应明显……兴庆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
  文旅繁花竞相争芳
  小满时节,尝一尝当地特色;芒种前后,走一走乡间道路……“兴庆说节气”文旅IP突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物候景观、时令物产、民俗文化、百姓生活,为游客在不同时节了解兴庆区提供向导。
  在乡村,看美景、品美食,体验活力四射的“村晚”;在城市,特色店铺成为人们打卡休闲的好去处;景区内,各种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引八方客来;以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为契机,围绕鼓楼、玉皇阁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文化挖掘,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兴庆区顺应群众新期待,聚焦城市文脉“铸魂”,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更好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研学、教育等多层次立体化的需求。
  随着“汉服热”“非遗热”的持续升温,赴一场传统文化的旅行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兴庆区推出新潮玩法、丰富民俗、个性文创,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演唱会、音乐节、艺术展等演艺活动也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流量密码”,交通、餐饮等消费热度显著提升。以“科技+文旅”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成为新亮点,增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有机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介入互动体验,形成消费新场景。
  蜿蜒的黄河赋予兴庆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黄沙古渡、黄河外滩湿地公园、军博园等地,游客可以欣赏到黄河的壮美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兴庆区持续深挖黄河文化内涵,串联黄河东西岸线特色,打造靓丽旅游名片,让老景区焕发出新活力。
  基层治理绘就幸福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面对老城区众多的复杂问题,兴庆区形成了一批实践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特色基层治理经验。
  以“三促三优”打造基层治理“新名片”,兴庆区加快推动“治理强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吹哨报到”与网格管理,建立完善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驻区单位资源共享、对策共商、难题共解、责任共担。服务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设“塞上红色驿站”近200个,提供饮水充电、政策咨询、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30余项,号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做美好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环境卫生巡逻员”,实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一周四五天都往这个地方跑,打球、唠嗑美着呢。”丽景街街道银虹社区居民吴利铭口中的“这个地方”,正是市民驿站。步入其中,房间窗明几净,活动室设施齐全。紧挨着驿站建设的社区食堂,探索建立服务外包、中央厨房配餐、公建民营等多元化运行管理模式,增设“老人生日餐”“外卖窗口”等特色服务,让大家就餐省心、安心、放心。
  兴庆区以构建15分钟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圈和社区生活服务圈为目标,打造集党建群建、健康医疗、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就餐配餐、事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民驿站。在此基础上梯次开展“完整社区”建设,从养老院、社区医院到幼儿园、托儿所,从便利店、菜店到药店、理发店,再到小微公园、健身运动场地,这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在“完整社区”里举步可及。
  安全生产是民生之本,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兴庆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健全“所有事”全领域覆盖、“一件事”全链条管控、“落实事”全过程监管的工作机制,各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共检查辖区企业13600余家次,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燃气用户“三件套”安装、流动摊点及早晚市排查整治、餐饮商户“瓶改管”“气改电”工作推进、“聚能环”排查宣传整治等工作,深化安全教育“十四进”活动见行见效,深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用心托起美好生活
  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幸福,是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最美的景色。
  粉刷一新的外墙,全新的上下水管道,宽敞平整的道路,赏心悦目的绿化风景……这是每个老旧小区居民心中一直渴望看到的生活画卷。如今,这幅画卷正在兴庆区的各个角落徐徐展开。兴庆区聚焦城市颜值提升,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实行“菜单式”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以前不通天然气和暖气,做饭自己买罐装气,取暖靠电热毯。”北塔村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有序推进,正在改变着这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兴庆区有力有效推动城中村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亮了百姓安居宜居的幸福成色。
  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教育扩优提质,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精准助力乡村薄弱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兴庆区不断丰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中小学、幼儿园设点布局,建设更多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全面推进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立兴庆区医疗健康集团总院,借助公立医院的专业优势,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定期派驻专家到基层坐诊、义诊、巡诊,进行查房、会诊、业务讲座和技能培训,带动基层协同发展,提高医疗资源利用。
  一项项举措,持续在为民惠民利民上下功夫,将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让更多群众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银川强首府,兴庆干在前。兴庆区将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奋勇争先,为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肖梦琪 王一平/文 图片由兴庆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宝湖——银川人的珍宝
    宝湖——银川人的珍宝
    到西吉看最美梯田
    到西吉看最美梯田
    宁夏人物
  •  心怀委员职责 展现委员担当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商海无涯谦为胜 努力打拼促振兴
  •  心系农业技术推广 情牵农民致富增
  •  以医者之心 护桑榆之晚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