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守护黄河安澜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时间:2024-06-03  来源:银川晚报
  黄河用温婉浇灌出一幅“塞上江南”的美丽画卷。(2023年8月13日摄) 记者 李靖 摄
  近年来,银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目标,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发展底色,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擘画美丽银川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收回河滩地 提升水环境
  “把河滩地交给政府,让它自然修复,保护好环境才能造福子孙后代。”这是永宁县望洪镇东和村村民形成的统一意见。在永宁县望洪镇东和村,河滩地上再无耕种者,村民们在远离黄河的基本农田里快乐播种,玉米、瓜菜照样获得丰收。尤其是瓜菜,凭借上等的品质卖上了好价钱。
  说起忍痛放弃河滩地的事,村民们也曾想不通,“大家伙一锹一锹开垦出来的河滩地,有的家里种了十七八年,咋说收回就收回了呢?”
  为了说服村民,东和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新开了几次队长会,八组队长王军和九组队长王森林带头签了河滩地退出协议。“地是国家的,收回河滩地是为了咱子孙后代着想!”王军和王森林一遍又一遍地在村民中间做思想工作。眼望着队长都签了退出协议,村民们也陆陆续续签名交了河滩地。就这样,东和村480户村民的1270亩河滩地顺利收回。
  经过多年努力,黄河银川段北起贺兰县永乐沟,南至灵武市苦水河约18.97万亩的河滩地陆续收回。贺兰县、兴庆区、永宁县、灵武市圆满完成了银川市委、市政府交付的河滩地收回任务。用乡亲们的话讲,这是“割肉换血换取长治久安”。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而言,这种阵痛,带来的是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退出河滩地,换来的是黄河水质持续提升、黄河沿岸生态持续向好。“通过加强滩区生态保护,收回黄河银川段河滩地,一举扭转了无序开发、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妨碍行洪的局面。另一方面,银川市加强流域环境治理,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黄河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行动等,实现了黄河银川段流域内面源污染全面治理的目的。”银川市水务局局长董建华说。
  严格水治理 筑生态家底
  在银川,黄河水徜徉83.8公里,铺就黄河宁夏段21.1%的塞上长卷,银川也因黄河而被美誉为“塞上湖城”。从吴忠市叶盛黄河公路大桥入水口断面,到石嘴山市平罗黄河大桥出水口断面,黄河水在这一段接受着最严格的“体检”。
  在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存放着不同类型的上千个水体样本。这些样本中,有的来自于黄河断面,有的来自于排水沟,有的来自于湖泊湿地,还有眼下银川人正在饮用的黄河水。
  银川市环境监测站38位监测员长期坚守着为黄河水“体检”的使命。“测量设备越来越智能,测量效率越来越高效,我们对黄河水质的监测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监测黄河水质30多年的老监测员郭英茹,对水质监测严格把关,时刻关注着黄河的“健康状况”。为了让放心水汇入黄河,像郭英茹一样的监测员们对水质“体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银川市水质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至今,全市主要排水沟入黄口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质,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为黄河注入达标的“健康血液”。水质提升背后,是银川精耕细作、统筹布局积累下的治水智慧。通过消除黑臭水体、建设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银川市荣获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而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的建设则为黄河银川段量身打造了天然的二次净化池。
  建防洪工程 筑牢安全网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奔腾的黄河水一旦肆虐,将直接威胁到沿黄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黄河,如何做好防洪工程,保障黄河安澜,我市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尝试。多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补短板、提标准、消隐患、强管理,全面建设防洪工程。
  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场拦洪库提标改造工程正在有序进行,目前正在穿坝管涵及非常溢洪道施工。“园林场拦洪库建于1978年,主要承接拦蓄泉齐沟以及甘沟分流入库的洪水任务,保障银川市建成区核心区域防洪安全。经过多年运行,现状拦洪库存在坝顶高程不满足超高要求,溢洪道、泄洪闸不满足泄洪要求的情况。今年2月,银川市启动了园林场拦洪库提标改造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5031.18万元,工程包括坝体加高培厚4.31公里,坝顶及上坝连接路路面沥青混凝土硬化4.5公里,上、下游坝坡砌护4.31公里;翻建非常溢洪道1座;改造泄洪闸1座;翻建穿坝渠涵1座;砌护非常溢洪道泄洪沟343米;配套库区围栏、坝体安全监测信息化设备。”银川市水务局水利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首先要确保黄河安澜,这是建设先行区示范市的根本,而要确保黄河安澜,就要坚决守住堤坝这第一道防线。堤岸一旦溃坝决口,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危及百姓的生命安全,这样的损失是不能挽回、不可估量的,所以堤防稳固是建设先行区示范市的先决条件,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董建华介绍说。  记者 吴春霖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塞上江南 稻田如画
    塞上江南 稻田如画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宁夏人物
  •  百姓装进心 责任扛在肩
  •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  小梓洋的“爱心妈妈”
  •  心怀委员职责 展现委员担当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