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图集
留住乡愁记忆 丰富民俗体验 兴庆区加强村史馆建设
时间:2024-05-28  来源:银川晚报
  滨河家园四村村史馆。
  村史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和保护优秀乡村文化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兴庆区扎实推进村史馆建设,让村史馆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体验民俗、发展旅游的“打卡点”,丰富了和美乡村内涵。
  村史馆里留住乡村记忆
  走进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村史馆,农耕农具、书籍、老物件有序陈列,展示着当地村容村貌、人文特色和村民生产生活的变化。
  “有了村史馆,能够让我们记住祖辈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激励我们后辈更加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村民虎海霞说,自己是2014年从彭阳搬迁过来的,这几年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越过越好。
  滨河家园四村村史馆收集了村民在彭阳老家使用的旧器具和旧物件,“移民之前”板块展示了以前的生活照片,“走进新时代”板块展示了搬迁之后群众的幸福生活图景,此外还有麻编、根雕、刺绣等手工作品。
  “我们希望通过村史馆展示乡村发展变迁,感受到前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古朴的村风、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滨河家园四村工作人员陈紫璇说。
  小小村史馆也有大作为
  “我从小就生活在司家桥村,以前都是土房子、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现在家乡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是砖房,道路平坦,村里还开起了民宿,通了公交,我们生活得特别幸福。”在通贵乡司家桥村村史馆,76岁的村民亢茂财看着眼前的照片和老物件,回忆涌上心头。
  石磨、笸箩、木犁等旧式农具陈列,再现当年的情景;新式民房、独具特色的民宿、幸福笑脸墙等图文展示,讲述着乡村新生活……这间200平方米的村史馆,以村庄发展变化为主线,通过图片、文字、老物件、影音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展现村子发展脉络与建设历程。它记录了司家桥村的历史,再现了该村从穷脏差到富美净的“变形记”,还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设置本地特色餐饮服务,向前来的游客沉浸式展示司家桥村的村容村貌、民风民俗、历史沿革等。
  驻村第一书记杨波介绍,司家桥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通过建设稻香文化广场、梯田影院、改造院落等,引进企业参与,盘活空置农宅,打造田园未来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解决了村民的就业,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村里经常依托村史馆开展文艺演出、宣传宣讲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记者 肖梦琪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银川市民泛舟典农河
    银川市民泛舟典农河
    宁夏人物
  •  百姓装进心 责任扛在肩
  •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  小梓洋的“爱心妈妈”
  •  心怀委员职责 展现委员担当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