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贺兰县隆源村新一轮蔬菜和瓜果小苗的长势更加喜人。两个月前,宁夏移动5G技术植入蔬菜大棚,村民只需要通过智慧大棚指挥中心的显示屏幕或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掌握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湿度、温度及光照度等数据,并借助系统大数据分析结果,远程控制卷帘调节温棚环境,让温棚经济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信息通信服务水平,用好用足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支持政策,在工作机制、审批服务、政策优惠、协同推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提升了农村地区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大力缩小了城乡之间数字鸿沟,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市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住灵武市白土岗乡的杨凤花,多年来靠养殖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由于羊只数量大,经常出现丢羊的情况。今年,她家里安装了移动5G摄像头,每一只羊的活动情况都能从手机里看到,杨凤花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了。“数字鸿沟”变成了“数字红利”的同时,5G网络也奏响“平安乡村”最强音。
“以前遇到盗窃及人口走失的警情,民警只能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来获取信息,效率低且信息源单一,如今,通过科技助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综合治理的效率,现在视频监控资源以家庭为单位的点状辐射延伸至村民进出的主要路口,警察通过枣岗子警务室的集控屏随时掌握突发警情、矛盾纠纷、群众求助等多个公安重要信息。”灵武市白土岗乡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银川市网信局组织宁夏移动为农村提供“云+网+平台+应用”的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在村部搭建5G数字乡村集中监控平台,由村委会工作人员负责监控乡村道路安全及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状态等,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川市开展电信普遍服务工程,通过打造全域化、实时化、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使公共服务向农村“末梢”延伸。并以枣岗子村为试点,试行推广,成效显著,让村民的生活有了安全感。除此之外,村里的“千里眼”和“移动大喇叭”还为村民们提供高清实时监控、连续云端存储与录像回放、分层分级管理、智能侦测告警等功能。
目前,银川市全光网城市已建成,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全市千兆用户数达到8万户,全市285个乡村已全部实现光纤宽带、4G网络、IPTV、电子商务“新四通”,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乡村”工程已在银川市三区两县的5个县区全面铺开,累计建设“平安乡村”331个,安装摄像头26225个,让银川农民从乡村综合治理中不断获取安全感和幸福感。一幅数字强农、数字治村、数字富民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记者 闫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