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银川市
银川市:宜居宜业又和美 乡村生活引人羡
时间:2023-12-12  来源:银川晚报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银川市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列入民生“十心实事”,以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建设,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印发《银川市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标准,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全力打造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西夏区兴泾镇泾华村、灵武市郝家桥镇胡家堡村、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等6个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乡风文明,引领示范带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夯实“底子” 为和美乡村强基础
  今年冬天,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村民郭兆冬家中不再煤烟缭绕,走进客厅,屋内暖意融融,房间内安装了多处暖气片,一盆盆绿植将屋内装点得生机盎然。与农村常见的取暖方式不同,这里没有锅炉,没有煤炭,取而代之的是房屋顶部新安装的空气能热源泵。
  滨河家园五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村之一,2015年5月固原市彭阳县11个乡镇45个行政村搬迁至此。以往,村民们多采用燃煤锅炉取暖,既有煤烟和灰尘,也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供热关系千家万户,今年滨河家园五村实施“煤改电”项目,193户村民拆掉了原有的燃煤锅炉,转而使用上空气能热源泵供暖。为在采暖期到来以前完工,滨河家园五村党支部成立工作专班,由村党支部书记罗文任组长,包组村干部和组长按网格化管理,从设备安装、加注防冻液、调试、接电到正常供暖一体推进。
  经过1个多月的供暖期,村民们普遍反映,相对于烧煤,“煤改电”后,一是干净,二是温度恒定,三就是比烧煤便宜。郭兆冬将家中温度设定在24℃,只见他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家里的温度就可以随意设定并保持恒温。他介绍说:“卧室里有一个智能控温表,你设定好数值后,系统会自动调节恒温,低了就开启运行,高了就暂时停掉,挺方便。”
  郭兆冬细细算了一笔账,采暖季5个月,按照他家的面积,烧煤需要花费6000元左右,“煤改电”以后,5个月电费大约需要4000元,不仅省钱还不用起早贪黑添加煤炭、清理煤灰。今冬,滨河家园五村193户村民终于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烧煤取暖”时代。
  “宜居”乡村的绿水青山,也需要“宜业”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支撑,罗文介绍,今年该村聚焦基础设施短板弱项,锚定人居环境高质量提升,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整合各级财政资金5300余万元,不仅实施了“煤改电”项目,还在庄点同步新建文体广场、生态停车场,实施蜜瓜四期产业项目,为脱贫户、监测户分红220余万元,建成育苗育种中心,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
  扮靓“面子” 为和美乡村换新颜
  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也是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村,今年在银川市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带动下,也换了新面貌。
  走进隆源村4社,只见村道连通至家家户户门前,一盏盏路灯沿着道路向前蜿蜒铺展,村居墙面上以乡村文明新风、中国传统习俗等为主题的墙绘,让人眼前一亮。一幅幅生动的彩绘墙不仅扮靓了村居环境,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激发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的动力,为乡村振兴做好“面子”,也不断充实“里子”。
  居住在该村的马三喜告诉记者:“刚搬到这里时,道路两旁光秃秃的,一刮风灰尘扑面,别提多糟心了。现在种上了花草树木,一到夏天,绿树成荫。”
  除了美丽的墙画,今年隆源村围绕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建设,以绿化美化环境为重点,既整理了绿化用地、清理枯死树木,还栽植了垂柳2050株,栽植重瓣榆叶梅、红王子锦带、紫丁香、连翘、四季玫瑰等花灌木3860株,与此同时还铺设面包砖、设置庄点巷道道路标识标牌等,用优美的乡村环境回应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增“颜值”,生活提“气质”。隆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栾习靖介绍,今年隆源村以打造“宜居生活空间、美丽生态空间、民主治理空间”为抓手,整合各级财政资金500万元,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通山公路两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艺术墙绘、村庄巷道整治,结合庭院经济发展带动147户脱贫户增收13万元,带动养殖户增收33万元,厚植和美乡村底色,不断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项目建设过程中,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环节和问题,持续跟进督导落实,严格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开展日常督促指导,对督查中发现的人居环境整治不彻底、乡村项目建设推进慢、农村卫生厕所不彻底等问题,现场指出、现场督办,并以书面通报形式要求限期整改,全市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抓实“里子” 为和美乡村创未来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系统施策、协同推进、综合治理,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今年以来,我市以环境优美、生活宜居、治理有效为目标,以产业、项目为抓手,积极整合财政资金1.2亿元、引进社会投资2200万元强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其中灵武市郝家桥镇胡家堡村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发展理念,引进社会资本2200万元,打造集休闲采摘、垂钓娱乐、研学教育于一体的渔乐营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万元,助农增收190万元,实现乡村和美、村企共富。
  西夏区兴泾镇泾华村聚焦中庄组“盘不活、抛不下”的难题,以“农房改造”为突破口,破题起势,整合各级财政资金2500余万元,实施中庄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为中庄组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同时动员群众拆旧建新,激发群众自主活力,共改造农房239户,以点破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整体由“清脏治乱”向“美丽宜居”转变。
  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锚定乡村振兴目标、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整合资金300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乡村道路硬化项目,完成卫生户厕改造410座,建设小微公园1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围绕未拆迁庄点一体化提升,整合各级财政资金570余万元,实施斗渠农渠砌护项目、未拆迁庄点整村提升项目等,修缮灌溉渠道、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实施道路、供排水等项目,帮助139户村民解决出行、饮水、排污等民生问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今年全市打造的6个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只是我市建设全域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再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银川乡村不断实现美丽蜕变。  记者 梁小雨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宁夏首次记录红腹灰雀
    宁夏首次记录红腹灰雀
    惠农:霞映贺兰生粉黛 鸟跃天地竞自由
    惠农:霞映贺兰生粉黛 鸟跃天地竞
    宁夏人物
  •  责任奉献宁夏山川 智慧温暖塞上百
  •  治沙英雄 王有德的“二次创业”
  •  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  兴业银行银川宝湖天下社区支行理
  •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