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滨河镇中山社区,62岁的社区居民雍红文正结合自身实际,向居民分享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与体会。“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相关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凉亭故事会、红色议事厅,发动志愿者开展‘接地气’的宣讲。”滨河镇中山社区工作人员李爽说。
居民成为“宣讲家”只是沙坡头区不断推进理论武装阵地创新、活动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实践创新,探索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新路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沙坡头区立足实际,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与百姓生活紧密结合,将宣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党建、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通过“宣讲+”模式传播时代最强音,为强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凝聚力量。
为延伸宣讲“广度”,沙坡头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沙坡头区分讲堂等载体,充分利用“塞上之光”宣讲团等资源,采取“田间炕头小板凳宣讲”“村部大喇叭宣传”“农家书屋百姓讲述”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打造移动式线下课堂。为提升宣讲“精度”,对宣讲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细化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法治五大类宣讲内容,要求自选角度开展通俗易懂的宣讲,推动“规定动作”和“自主创新”相统一。为拓宽宣讲“维度”,沙坡头区坚持将基层常态化宣讲与社会宣传、媒体宣传有机结合、多渠道推进,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记得住、有共鸣。
沙坡头区通过宣传部门、党员干部“独唱”与社会各界人士、群众百姓“合唱”相结合,在群众看得见的地方,用群众听得清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故事,真正讲出了特色、讲出了风采。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00余场次,受众人数2.7万余人,发布党的二十大精神云宣讲视频20余条,总结提炼大学习活动中的典型案例20余篇。
同时,沙坡头区聚焦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二届区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六对照六查看”和“六个紧紧扣住”深入开展大研讨、大调研活动,确立区级领导调研课题22个,乡镇、部门(单位)调研课题49个,引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力争理论学习有进步、思想观念大解放,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全媒体记者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