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走进位于海兴开发区的宁夏杨代代食品有限公司帮扶车间,10余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切菜、备料、装盒,有条不紊地制作酱腌菜。在食品展示柜前,员工杨中花仔细察看一盒盒酱腌菜的生产日期,进行出厂的最后一关检测。
聊起目前的工作,杨中花笑着说:“我家离工作的地方很近,每个月能拿到三千多元的工资,对我们就近务工的人来说特别好。”
宁夏杨代代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是一家生产酱腌菜、牛板筋、牛油火锅底料等食品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陕西、甘肃等地。如今,该帮扶车间共吸纳劳动力50余人,人均工资3000元以上。
“复卷、切纸、包装、称重……”宁夏嘉通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帮扶车间内机声隆隆。流水线上,工人们有序忙碌着,经过一道道工序,一卷卷洁白的卫生纸呈现在眼前。
“我们嘉通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是2019年海兴开发区招商引资到这的。现有员工28人,其中脱贫户7人。每年人工工资发放80万元左右,员工平均工资在3500元到4000元之间。我们计划明年投入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在产能翻番的基础上,预计还能解决就业50多人。”宁夏嘉通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晓伟说。
帮扶车间建村头,致富路上有奔头。近年来,海原县为有效解决县内劳务移民和农村群众创业就业难题,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设帮扶车间,开辟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真正让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实现务工顾家两不误。目前,全县已建成涉及特色种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服装加工等领域的帮扶车间30个,实现了1356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海原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永明介绍,下一步,该局将继续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作品创新评比、“争先创优”等活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同时,优化《帮扶车间管理办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讯员 马云霞 夏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