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我市黄河流域中卫段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入选,这也是我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部署,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保护传承中卫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中卫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政策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健全、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的良好工作局面。
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中卫建筑彩绘、黄羊钱鞭、蒿子面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2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1项;自治区级传承人70人,市级传承人227人,县级传承人74人;自治区级传承基地8处,市级传承基地(点)21处,县级传承点16个,保护项目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成功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常态化开展“非遗过大年”和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展示展演活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媒体记者 秦亚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