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没有信号到直播带货将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从“穷得叮当响”到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分红,海原县关庄乡窑儿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创业之初,窑儿村党支部就注重农村党员引领和带头作用,组建由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12名网格员、3名本地种养殖“土专家”、4名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毕业生、优秀退伍军人等组成的创业团队,致力于出谋划策、组织引导、主动服务,在带头发展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现了一批党员干部由“思想先进”到“领富先锋”的转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按照“提质增效、发展特色农业,盘活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窑儿村深入研判发展优势,确定了马铃薯、秋杂粮、劳务输出“三个主导产业”,坚持党支部引领,推行规模化经营,全村马铃薯、秋杂粮种植面积2.1万亩,培育专业合作社7个、建设家庭农场3个、建成专业销售平台1个,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350人左右,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两年超过15%。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窑儿村利用村部空地,多方筹措项目资金320万元,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村集体经济孵化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先后建成小秋杂粮加工作坊、窑儿村军民油坊、肉羊养殖繁育基地、枕芯加工部和古榨油坊5个村集体经济实体。
“国庆节期间,我们线上线下销售油和面共10万元。”窑儿村党支部书记段国军说,窑儿村开发了食用油、洗剂用品等10余种特色产品,“垄地香”古方压榨油卖到188元一盒的“高价”,通过直播带货,将产品卖到了全国近30个省份,村集体经济收益连续4年达到40万元以上。
“窑儿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主要是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注重人才振兴,大力推进窑儿村‘两委谋事、村代表议事、村干部办事、村民理事’的‘四事管理’模式。”段国军说。
为把组织的关怀和关心带给每一位老百姓,今年以来,窑儿村党支部以全面建好五星级党支部为目标,积极探索、主动创新,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等重点工作,发挥1个支部的作用,建立村集体经济党校和周末党校2个有效载体,以1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础,打造9个综合职能站室,创建3个优秀品牌。每年评选道德示范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将村民执行村规民约作为政策扶持的“硬杠杠”,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村风民风。
立足为民办实事,窑儿村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承诺践诺、“微网格”管理机制,安排43名党员联系305户群众,坚持月初走访、月末座谈、要事协办、结对纾困,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4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4件。
坚持以“共建”促“共享”,窑儿村始终秉持成果集体所有、收益集体享有的原则,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办法,优先考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初步形成了“8+2”(80%用于群众分红、20%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村群众。目前,全村728户群众实现分红全覆盖,累计为村民发放分红资金21.4万元。这几天,段国军已着手准备年底村民分红的事情,2023年预计分红资金42万元。全媒体记者 马彦军 范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