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原县结合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5585”创建模式,围绕创建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工作总目标和“一年开新局、三年抓深化、五年大提升”的阶段性工作要求,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工作。
“编织帽子顶部的时候,要注意弧度一定要圆,要自然一些。”日前,在海原县幸福花园社区手工编织老师宋小娟家,她手把手为邻居们教授手工编织帽子的技巧。在她的传授带动下,社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掌握了手工编织帽子、拖鞋、包包、玫瑰花等编织品的一技之长,并通过网上销售获得收入。“在我们社区,邻里不分民族互相帮助,就像亲戚,一家做饭百家香,一家有难大家帮。”居民赵凡桃说。
幸福花园社区有31栋楼,青瓦灰墙、整齐壮观。绿地、广场、健身器材、活动室、卫生室、幼儿园等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来自全县15个乡镇多个民族的4000余名移民群众,在这里心手相连和谐共融,乐享美好生活。
海原县在海城公园、向阳公园、西湖公园、牌路山口等地,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宣传牌、宣传大字、亮化字19处;利用公交车、出租车、大屏幕、广告牌、公共文化设施、商业区等多载体,布设宣传海报、广告标语500余处;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民族知识等元素融入其中进行全面展现,并深入挖掘、提炼、整理反映群众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向群众生动展示海原县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实践经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海原县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八进”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形成手足相亲的良好局面。以文化活动、节日活动、业务活动为抓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汇演、移风易俗青年集体婚礼活动、“社区邻里节”、“民族团结杯”篮球运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承诺我践行”电视访谈节目、文化旅游节、中华文化进校园、线上知识竞赛、示范点互观互检等特色活动200余场次。
民族团结枝繁叶茂,水乳交融幸福花开。海原县努力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了各族群众相融共生、邻里守望、和睦共处的良好氛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呈现新气象。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