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宁县围绕用好驻村尖兵力量,在“选优配强”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管育考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驻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中宁县坚持一线实训,创新开设“田间课堂”“板凳课堂”等教学形式,组织老队员、乡村干部“以老带新”,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圈棚、农户家中,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交接清单,推动新任队员快速化身“土专家”。
“我们梳理印发政策汇编,定期问需形成‘个性化’培训清单,采取现场教学、典型示范、实地观摩、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分类别分批次参加区市县培训871人次,‘精准滴灌’助力驻村干部‘上任即开跑’。”中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金玲说。
为进一步让驻村干部“踏实干”,中宁县按照“就近相邻、便于联系”原则,探索建立片区管理机制,以乡镇为单位,划定“强村”带“弱村”,“区市派”带“县派”等片区10余个,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副书记兼任片区长,定期组织开展产业共抓、项目共谋、民情共问、难题共解等“互助共促”活动。建立驻村队长负责制,实行“轮值”管理,每月指定1支驻村工作队,由第一书记牵头负责,做好区域内管理考勤、日志检查、工作抽查和日常学习、民情走访等,以驻村干部“自我管理”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
“我们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等4项职责任务,细化量化32项指标,建立考核清单,采取‘群众满意度、村党组织认可度、业绩完成度’联合考评方式,实行‘一季度一考核一赋分一定级’,对工作业绩优、群众口碑好的驻村工作队适当提高评‘优’比例,消除‘平均分配、轮流坐庄’惯性思维。”吴金玲说,中宁县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做好期满考核,采取“述职+测评+谈话+走访”方式,全方位全周期检验驻村工作成效,21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接受区市通报表扬,切实把实干为上的导向落到实处。
此外,中宁县大力实施“暖心工程”,全力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按照“有住处、能办公、可洗澡、可纳凉、可出行”标准,为每名驻村干部解决好生活工作和食宿“刚需”。按时足额发放驻村工作经费和驻村工作补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组织体检,联合派出单位、乡镇党委等每季度开展1次座谈会,帮助解决驻村帮扶、项目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强化正向激励,拍摄“驻村书记喊你来打卡”系列视频5期,8名驻村干部工作事迹编入《山河深处》,11名驻村干部获得提拔使用、晋升职级。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全媒体记者 梁旭强 谭勋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