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宁夏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69.62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116.98万吨,2017年达到368.2万吨,人均粮食产量543公斤,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我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着力提升优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发展。宁夏粮食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1200万亩左右,总产量基本稳定在370万吨左右。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368.2万吨,其中小麦40.9万吨、水稻63.9万吨、玉米214.9万吨,实现“十四连丰”。粮食消费量在370万吨左右,属产销平衡区。人均占有粮食560公斤,居西北第一、全国前列。宁夏粮油加工业生产总值170亿元,大米产能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5位和西北第1位,面粉产能和产量居全国第17位。
自治区粮食局协调粮食生产主体与经营主体精准对接,建立紧密的产销协作关系。截至目前,粮食订单合同达到3509份,订单面积136万亩,订单数量118.4万吨。针对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粮食产后无场地晾晒、高水分粮无法保管、损耗严重等突出问题,自治区粮食局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计划建设65个产后服务中心,把容量50吨至300吨“大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纳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中,同时为玉米种植散户配备容量8吨至10吨钢骨架玉米仓。
宁夏粮食安全事关陕甘宁蒙区域安全。如何管好“宁夏粮仓”?自治区粮食局引入粮食质量安全溯源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针对辖区内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常规质量、内在品质及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和重金属含量等开展检验监测,通过二维码实现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追根溯源,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