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大美银川 绘就生态文明之城
时间:2023-03-02  来源:银川晚报
  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悠闲的鸟儿,展现着黄河特有的魅力和韵味。记者海坤摄
  蓝天白云飘逸,乡村美景如画,城镇干净整洁……初春的银川,风轻云淡,暖阳高照,芦花疏影照水,杨柳随风摇曳,恰如一幅幅油画。这些美景背后,则是银川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锦绣答卷。“海一般的蓝天、玉一样的绿地”成为银川市最美的“原色”与“底色”。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成为市民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层次深度、领域广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得益彰的新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银川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A 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近年来,银川市坚持精准治污,努力做好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的“减法”。
  3月的银川,空气格外清新。“天朗气清,抬头远望是醉人的‘银川蓝’。碧水泛波,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美景。你说美不美?”日前,家住北塔湖附近的市民张晓彤把拍到的风景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引来不少朋友点赞。在她看来,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随时随地都能拍“大片”,“最大感受就是蓝天越来越多了,特别是近年来,感受最为明显。”张晓彤说。
  在银川,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银川市空气质量的蜕变正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成果。2022年截至12月31日,银川市优良天数306天,优良天数比例83.8%,剔除沙尘影响后,PM10平均浓度为66μg/m3,PM2.5平均浓度为31μg/m3;黄河银川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无劣V类水体;城市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100%(剔除地质本底因素);黄河永宁过渡区达到自治区水环境功能区Ⅲ类目标;地表水区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0.9%。
  去年,我市大力实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行动,并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契机,以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了一次攻坚克难的“全体检”。
  如今,银川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一幅大美银川画卷正徐徐展开。2022年,银川市在沿黄城市率先出台“四水四定”方案,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成功举办,银川市“双碳”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入围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排污权交易数位列全区第一,碳排放权交易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区通过环境空气中116种挥发性气体资质认可,成功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B 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呵护生态“颜值”,提升经济“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银川市聚力生态环境巩固提优,主动担当作为,开展臭氧污染防控攻坚行动,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减排项目,推动“碳排放”工作,切实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银川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守好“一河一山”生态屏障,修复湿地5.3万亩、矿山生态7000亩,营造林6.5万亩、草原修复2万亩、防沙治沙6.54万亩;新建小微公园6个,实施团结路等城市道路绿化项目21个,新增城市绿地1500余亩,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2个、美丽庭院1000户;新增城市集中供热55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2万户;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50万千瓦,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0辆,新建慢行绿道31公里,绿色出行成为城市新风尚。
  同时,启动银川市水污染应急“南阳实践”项目,黄河银川段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逐步提升;开展人工湿地水质专项监测,提升人工湿地运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共审批(备案)入河排污口25个;强化医疗废水和城镇污水常态化管控,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全市16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修复治理、资源保护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提升自然生态服务功能。
  如今,行走在银川城乡广袤的田野上,成片树林、蜿蜒河流、美丽田园……绿色和发展汇成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C 守住绵绵乡愁宜居宜游村庄美
  银川市以改善民生为目标,通过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白墙灰瓦、檐梁门亭、院落回廊、曲径通幽……走进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仿若走进一座精美如画的江南古镇。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大变样了,原来的垃圾坑“摇身”变成小广场。同时,每家每户都有分类垃圾桶,定期有保洁员进行清理。垃圾被运走了,街道变干净了,空气里的臭味儿没有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日子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现在我们自觉地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论是散步还是聊天,都感觉心情舒畅愉悦。”村民们谈及村容村貌变化不禁喜上眉梢。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断推进,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再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自然风光,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环境美村、生态富民、乡村振兴。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银川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繁荣发展产业为根本,持续在生态美的基础上做“经营美丽”文章,着力把“美丽颜值”变为“经济价值”,着力拓宽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努力下活绿色生态+宜居宜业“一盘棋”,让更多人享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
  通过多年的努力,生态优先已成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初见成效,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银川绿色发展脚步也更加坚定。  记者 鲍淑玲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泾源:白云浮动山水间
    泾源:白云浮动山水间
    早春至 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大雁归来
    早春至 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大雁归
    宁夏人物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王东新:履职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枸杞姑娘”陈晓燕
  •  盐池县95后“新农人”当起致富“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