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包装枸杞。(1月31日摄)
用能权改革是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和集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引领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去年9月自治区启动用能权改革以来,银川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区市同步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用能权改革专项小组,组织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园区召开了用能权改革座谈会,深入重点企业对用能需求进行了调研,稳步推进用能权改革工作。
积极搭建用能权交易平台
银川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改部门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用能总量和单位产值能耗进行全面摸底调研,摸清全市40家重点用能企业的用能底数和新增用能需求。并根据全区拟定的试点范围,采取节能审查与第三方机构核查等方法,合理确定新建项目、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和节能改造项目用能权指标。依托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配合自治区做好用能权交易平台搭建工作,确保用能权交易市场顺利启动。
同时,加强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对接,按照“1+1+N”的用能权改革总体思路,制定出台《银川市贯彻落实自治区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方案》,力争年内建立用能权改革制度体系,搭建交易平台,启动用能权交易试点;到2025年建立基本完善的用能权改革制度体系,建成交易规范有序、监管严格高效、要素流通便捷的用能权交易市场。拟定初始阶段以企业与政府交易为主,市场培育成熟后,引导更多主体参与交易,构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政府与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交易体系。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将新改扩建“两高”项目、能耗强度高于4.48吨标煤/万元的新建项目纳入用能权改革的试点范围,所需能耗指标通过交易购买。交易指标通过“十四五”新增量、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存量企业节能改造获得。
持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改造
对于能耗管理,我市将加快推进经开区、苏银产业园绿电园区建设,积极推广工业企业绿电认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为实现能耗双控目标和保障企业用能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持续开展节能改造,有序开展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推动赛马水泥6套落后产能装备退出,增加存量企业用能指标供给。能耗指标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新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1.67吨标煤/万元的非“两高”项目不需要落实能耗指标。 记者 李鲲鹏/文 李靖/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