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银川引力”为何如此强劲?
时间:2023-09-19  来源:新消息报
远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记者 韩胜利 摄
  远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记者 韩胜利 摄
  宁夏银川市应邀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授牌仪式现场。银川市委宣传部、审批服务管理局供图
  2022年9月,在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银川市因经济稳健,投资热力和产业活力两大项指标排名靠前,首次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
  2023年9月8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银川市再度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
  连续两年获此殊荣,银川市究竟何以成为中国城市投资的“新燃点”?
  底气 “首位度”高居全国第二
  东临九曲奔流的黄河,西依雄浑巍峨的贺兰山,“一山一河”养育了289万银川人。银川辐射周边500公里的陕西榆林、甘肃平凉、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首位度是一个形容市场竞争力的指标。“数据显示,银川首位度超51%,位列全国第二。《银川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银川市以全宁夏约10%的国土面积、40%的人口,贡献了全区近50%的GDP(2535亿元)、59%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62亿元)。”银川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银川城市交通四通八达,自然资源优势独特,光照强、温差大、湿度低、灾害少,适宜发展绿色、有机、特色食品;能源保障稳定、绿电供应充足,水、电、气、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综合成本低于东部30%—50%,是硅材料、半导体材料、葡萄酒等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科技资源集聚,宁夏5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在银川。这些是银川的优势,也是银川吸引投资的亮丽名片和底气所在。
  产业  聚焦“三新”“升级”发展
  银川市投资促进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银川利用资源、能源、气候等突出优势,以建设‘两都五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食品‘三新’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升级、集群化发展。”
  在产业支撑方面,银川市立足发展优势,正在推进世界葡萄酒之都、中国新硅都及新型储能电池制造、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枸杞精深加工、高端奶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基地“两都五基地”建设,氢能、储能、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算力等朝阳产业蓄势待发,高端装备制造业高地建设加紧推进,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发展方向清晰,前景广阔。银川半导体级单晶硅、集成电路大硅片产能占全国近三分之一,8英寸半导体单晶硅片占国内一半市场份额,大尺寸硅部件和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全球芯片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配套产业。
  在招商引资方面,银川市聚焦“三新”产业建立清单制招商,围绕工业5个产业链、8个链主企业开展链式招商,今年上半年实施“三新”产业项目247个,到位资金169.71亿元。4月18日,宁夏龙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光伏支架生产项目开工奠基,项目总投资8.4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将填补宁夏光伏支架生产空白;5月7日,宏碁新材料年产5.3万吨特种石墨项目开工奠基,建成后将为银川市光伏产业提供优质的上游原材料,有效解决晶硅制造热炒耗材供给,为银川市打造中国新硅都再续发展新动能;5月17日,宁夏晶钰年产10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该项目的建设为银川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新硅都”注入强劲动力。
  2022年,银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5.63亿元,同比增长4.0%。“三新”产业产值突破693亿元、增长37%。其中,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437.85亿元,占市级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202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达到320.22亿元,上升至全国地理标志产区区域品牌榜第8位。银川产区荣获首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大赛“年度产区奖”,产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服务 优秀企业家站上“C位”
  今年6月,在自治区发布的2022年营商环境测评结果中,银川市营商环境综合便利度在全区排名第一。
  9月8日,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决定,将7月19日设立为“银川企业家日”,“以城之名”让优秀企业家们站上“C位”。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设立“银川企业家日”,是银川市委、市政府打造更好更优服务环境的最新举措,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银川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政企携手、同心同行、共生共荣的信心决心,目的是让尊重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成为全社会广泛的共识,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对企业家群体的庄严承诺和悉心关怀。银川将持续丰富“银川企业家日”内涵,评选表彰优秀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讲好企业家故事,举办企业家座谈会,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给予企业家最优礼遇。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今年推出“项目管家”服务。宁夏晶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1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7000万千米金刚线的规模。该公司负责项目前期审批工作的丁建亮说:“我们享受了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一个项目、一个管家’服务,针对项目环评审批工作,审批局主动对接园区,协调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做好环评报审,跟踪回访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贴心暖心。”
  据介绍,“项目管家”制度力促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在前期论证阶段即开展联审、会商、踏勘等工作,生成个性化全流程“批前”服务清单及台账,由“项目管家”提供全链条集成审批服务,立项、施工等各节点审批无缝对接、压茬推进。目前,已有254个建设项目享受了“管家”服务,项目总投资额达108亿元。
  银川市在西部首推“独任审批师”制度,将多人多环节的初审、复审、核准、决定等步骤压缩为“审核合一”一个环节,由“一审一核”变为“独任审核”,全程由“独任审批师”完成审批事项受理、审查、核准、制证等流程,覆盖50项涉企审批事项。审批师上岗以来,已累计办理各类涉企审批事项342件,审批效率再提升50%。
  同时,银川市在全区率先试点推进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涉企不动产登记等13件事“一次办”,公布第三批“跨省通办”事项205项,保持零跑腿可网办指标位列全国前列,持续擦亮“在银川 全好办、来银川 事无忧”的政务服务品牌。截至目前,银川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37.8万户,比2016年增长1.2倍,创业密度迈入全国中上游水平。
  氛围 减压降负让企业“安静生产”
  记者了解到,银川市高规格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企业服务环境提升千人大会,提级重组企业服务中心。银川设立企业服务专厅,配强为企服务专员,发放优秀企业家服务保障卡,建立健全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诉求直达等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银川市以最大力度减压降负,让企业投资更加顺心。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备案制度,“清单之外无检查”,实行每月1日—25日“企业安静生产期”。出台便民利企21项措施,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诉前调解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企业家人身权慎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银川市还以给力的政策激发企业投资活力,让企业投资更有信心。先后出台优化服务环境“20条”、强信心稳经济“25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建立千名干部包千企、政企交心会等工作机制,开通“政企通”服务平台,设立总规模7亿元的工业企业转贷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促进政策精准快速对接,全心全意为企业排忧解难。2022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138亿元,地方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是2021年的3.6倍。(记者 裴艳)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向阳花海惹人醉
    向阳花海惹人醉
    典农河畔景如画
    典农河畔景如画
    宁夏人物
  •  王宁:让“贺兰枸杞芽菜”的名头
  •  李俊平:履职尽责亮本色 不忘初心
  •  姜召会:黄河岸边驻进村民心坎里
  •  纪成军:当好行业领头羊
  •  返乡博士在“白茫茫”土地上播下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