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要闻
思乐移民“移”出好生活
时间:2023-08-25  来源:中卫日报
  “我养牛已经五六年了,从开始的五六头到现在的26头,从1座牛舍到现在的3座,又赶上村里刚刚扩建了牛舍,我可以再多养几十头了。”8月20日,走进沙坡头区常乐镇思乐村,村民勉伟昌干劲十足,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又贷款10万元,买了五六头牛犊。
  思乐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村,从海原县蒿川乡搬迁到这里,勉伟昌家分了5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光明乳业种植玉米。养牛的同时,勉伟昌还在家门口打零工,大儿子做装修生意,一家人赚钱的路子越来越宽,生活越来越好。
  同住思乐村42岁的脱贫户杨学智每天足不出村就能上班,他的工作是到村里的肉牛养殖园区拌饲料、投喂,日子过得也不差。“我现在月工资4000元,在家门口就有收入,生活成本也低,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为了让更多当地移民生产生活有出路、搬得出、住得下、安得稳、能致富,常乐镇依托优势产业基础,立足移民区肉牛养殖、饲草种植基础和特点,强化特色种养业之间的融合互补,重点打造移民区“万亩饲草种植”和“万头肉牛养殖”两大基地,全力打造“产供销、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离思乐村不远的康乐村也是“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村,该村从移民前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生态移民致富样板村,靠的也是肉牛产业。“过去人吃水都难,养牛就更困难了,现在的变化翻天覆地。”村民沙玉龙说起移民前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和当下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对比时,感慨万千。如今,他依靠肉牛产业脱贫,还养了120多头牛,“饲草粉碎、拌料、喂料、清理牛棚,全是机械化。”沙玉龙告诉记者,今年他的肉牛就收入了20多万元。
  常乐镇移民增收致富的故事只是沙坡头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范例之一。近年来,沙坡头区紧紧围绕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大事,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镇、示范村为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实现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
  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钟村紧邻5A级沙坡头旅游景区,也是最早一批依靠政策扶持吃上“旅游饭”的移民村。“环境提升后,我村也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为此,我们聘请了专业设计公司对整村进行了规划设计。从一砖一瓦、一墙一门的色调搭配,到绿植、插花、木质材料等墙面点缀景观的设计,让村落的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鸣钟村党支部书记张庭保说。
  住有所居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而住得好则是民生改善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沙坡头区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移民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成了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要求,集中实施移民村基础设施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污水管网等项目,对农村落后现象进行综合治理。
  不仅如此,沙坡头区围绕惠民生、兴乡村,修建公园广场、绘制文化墙、建设幸福食堂等,进一步丰富移民群众搬迁后的生活,为建设和谐优美、文明有序的美丽移民村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围。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幅幅美丽图景、一张张灿烂笑脸,如今,沙坡头区的移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全媒体记者 杨婷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向阳花海惹人醉
    向阳花海惹人醉
    典农河畔景如画
    典农河畔景如画
    宁夏人物
  •  王宁:让“贺兰枸杞芽菜”的名头
  •  李俊平:履职尽责亮本色 不忘初心
  •  姜召会:黄河岸边驻进村民心坎里
  •  纪成军:当好行业领头羊
  •  返乡博士在“白茫茫”土地上播下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