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要闻
搭台架梯让创新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通过“领、育、引、用”,助力科技人才成长,银川——
时间:2024-05-29  来源:银川日报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近年来,银川市积极开辟科技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充分发挥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的组织优势和“一体两翼”的人才资源,通过“领、育、引、用”,多措并举为人才成长成才搭台架梯,让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在银川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激发动力“用才”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银川市积极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将自身的创新创造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我们这几年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下了大力气,积极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举荐文章。”银川市科协组宣部负责人何瑾介绍,近年来,我市大力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申报“国家青年奖”“最美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等国家、区、市各类人才奖项评选和人才培养工程,让青年人才在银川受尊重、得实惠、干实事。
  史振滏是银川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2021年,他经市科协推荐被确定为自治区青年托举人才,获得了3万元的资金支持。“这笔钱主要用于科研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外出培训学习,一方面增长了专业知识,一方面也给予我更多的科技创新信心和底气。”史振滏说,在培养期间,他进行了4项课题研究,发表科研论文6篇,取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6年至2023年,经全区各级学会、区直部门(单位)、地市科协、专家等不同渠道推荐,共支持银川市辖区青年科技人才98人,每人每年支持经费1万元,累计支持3年,有效助力我市青年科技人才走好科研生涯关键的第一步。
  聚焦产业“育才”
  中小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期。近年来,我市各类青少年科技品牌赛事精彩纷呈,各类教育学会陆续成立,通过以培促学、以赛代练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去年12月26日,金凤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正式成立,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平台,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各学校科技教育资源并不平衡,缺乏专业的科创教师、科技教育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周学燕是金凤区实验小学的校长,近些年由于该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效显著,她被推选为金凤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的理事长。
  今年金凤区实验小学创新开发了“馆校课程”,联动科技馆、气象馆、农林馆、地质博物馆等科技资源,将课堂搬进展馆,在互动交流体验中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关口前移,促进创新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建设。
  周学燕认为,学会可以有效链接各级各类科普资源,一方面通过培训交流提升各校科技辅导员和科创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通过联动举办校园科技节、科创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关注好奇的问题真正变成科学研究的问题。
  创新路径“聚才”
  科技资源下沉,服务触角延伸,在基层人才培养方面,银川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2023年,在银川爱尔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哈文静的发起下,银川市眼科学会成立,这是由银川市从事眼科医学的专家、医生、学者自愿共同成立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引领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眼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哈文静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眼底病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已发表10余篇科研论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年来,哈文静在实际工作中着重培养优秀团队和科研人才,不仅在医院内部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培训机制,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全区眼科相关专业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全区眼底病诊疗水平,推广普及眼底病的标准化治疗。
  做有抓手、干有平台、发挥作用有阵地。近年来,市科协团结带领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青年科技人才下沉基层生产生活一线,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科技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科普惠民。同时开展“三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服务能力提升、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项目等,为引领带动青年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渠道、搭建了平台。  记者 梁小雨
编辑:马祎琳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银川市民泛舟典农河
    银川市民泛舟典农河
    宁夏人物
  •  心怀委员职责 展现委员担当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商海无涯谦为胜 努力打拼促振兴
  •  心系农业技术推广 情牵农民致富增
  •  以医者之心 护桑榆之晚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