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部署推进会议精神,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我市制定印发了《石嘴山市关于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四大提升行动”部署推进会,加快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切实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高位推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按照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农村、人社、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保持敢打硬仗、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合力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成立了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组建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及专项督查组,召开专题督查推进会议,举办专题培训班,将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农民增收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我市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压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构建市县(区)领导包抓、市县(区)部门结对帮扶、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组(区)的“五包”工作格局,逐级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聚焦自治区确定的19个重点移民村(社区),实行自治区、市、县(区)领导包抓责任制,形成各级领导率先垂范领着干、牵头单位统筹协调推着干、县区争先进位比着干的浓厚氛围。强化调研督导机制,建立了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实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村居调研指导,及时召开推进会、调度会,强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自治区、市两级乡村振兴局联合调研督导3次,及时发现解决县区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有效推动工作落实。聚焦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深入查摆工作弱点、发展难点、治理堵点,制定问题、任务、措施“三个清单”,常态化推进“四查四补”,全市共排查各类问题189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54个,正在整改35个。建立党建引领机制,持续开展“三大三强”行动,抓实“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行动,从市、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239名,下派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覆盖全市20个乡镇、195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举办了乡村振兴培训班5期,培训乡村干部、工作队员527人,有效提升了乡村(居)“两委”班子谋发展、促致富的能力。安排市县233个部门和国有企业与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结对帮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帮扶的大格局。
加强政策衔接,确保“四个不摘”。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制定了《石嘴山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石嘴山市防贫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性文件,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着力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明确监测标准和范围,精准落实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的帮扶举措。集中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全市共排查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口”72户236人,细化帮扶措施,推进精准帮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聚焦移民就学、看病、养老等困难,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全市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8%、95.2%,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救助覆盖1.7万余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搭建就业平台让移民致富有渠道
就业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发展的基础。我市始终把扩大务工就业作为移民致富提升的关键之举,通过龙头企业、劳务输出、专场招聘、扶贫车间、公益岗位、劳务中介组织等多种安置方式,夯实移民群众增收基础,促进移民群众稳定就业。今年,在移民村新成立了劳务中介机构5个,目前共成立了25个。举办74场“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789家企业参与其中,带动5800余人转移就业。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支持“9+3”重点特色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企业,广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持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培训班22期,培训移民1100余人次,全市移民稳定就业达到2.2万余人,公益性岗位安置460人,移民户均就业达到1.6人以上,务工收入年均达到5万元以上。
产业兴旺让移民致富有希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则人心安。
我市始终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移民致富提升的根本之策,保持产业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让移民享受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围绕“9+3”重点特色产业,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以河东地区为重点,引进利垦、瑞丰源、广德源等8家大型现代化牧场,新增奶牛1.64万头,奶牛存栏达到3.96万头。坚持小群多户、规模养殖园区同步发展,新建肉牛肉羊养殖园区11个,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0.9万头、5.3万只。持续抓好移民村特色瓜菜和制种产业,瓜菜和制种面积达到3.1万亩。多举措支持华泰农、新丝陆等16家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2000余名移民增收致富。
如今,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牧场成为移民致富的“梦工厂”,一座座硕果累累的设施日光温棚成为移民致富的“聚宝盆”,一家家扶贫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移民致富的“龙头”,给移民吃下致富“定心丸”,让移民致富有希望。
提升人居环境让移民生活更舒心
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按照《石嘴山市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我市始终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移民致富提升的重点之举,以庭院美、村庄美、田园美、环境美为目标,大力实施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狠抓环境整治,不断完善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移民生活品质。整合各类资金4.85亿元,谋划实施了移民安置区巷道硬化、村庄绿化、供排水管网改造、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围墙改造、文化广场、改厕、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57个。目前,海燕村、红瑞村、隆惠村等19个移民安置区正在加快建设,村庄整体面貌和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建成红果子镇长城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等8家养老服务机构,引进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实施教师轮岗计划,安排县(区)级优秀教师到移民安置区中小学校支教达400余人次,移民村基础教育能力显著增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9类33项扩展为14类54项,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7.9万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如今,走进花香四溢的移民安置区,宽阔笔直的村庄巷道四通八达;蓝天白云之下,绿树掩映着一排排屋舍整齐划一;小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聊天谈笑……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移民致富的美丽乡村腾飞画卷正在石嘴山大地徐徐展开。 本版照片由记者刘宵华、赖盛龙,通讯员吴军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