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扶贫车间内,女工们正在忙碌地缝制衣物,缝纫机嗒嗒声不绝于耳。在家门口每个月能获得3500元至5500元的收入。扶贫车间把过去简单的“送钱上门”变成了“送工作上门”,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扶贫车间转型升级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将扶贫车间打造成为发展车间、致富工厂,建设成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去年7月,银川市西夏区同阳新村村委会联合相关部门与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洽谈,引进了杞里香枸杞分拣扶贫车间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建设,目前该车间已正式投产。“扶贫车间的进驻很好解决了我们村就业问题,特别是留守妇女,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又能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同阳新村党支部书记张雪娇说。目前该扶贫车间每年为同阳新村村集体经济创收48万元,丰富了同阳新村产业类型,助力提升产业、就业、社会融入水平,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扶贫车间实行按劳分配,对他们勤劳致富有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扶贫又扶志。扶贫车间在实现当地低收入群体和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吸引创业者投身乡村建设。”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扶贫车间已在我区不少地方蔚然成风,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记者 罗 鸣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