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蛇年话蛇 一起走进蛇文化的天地
时间:2025-02-11  来源:银川晚报
  韩美林生肖作品·蛇。银川韩美林艺术馆提供
  瑞雪兆丰年,这段时间银川热闹的蛇年大集,让人们已经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非遗传承人的剪纸和刺绣作品中,蛇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画面中跃出;葡萄酒的酒标上,蛇图案预示着新年的吉祥与好运。集市上,蛇形气球、玩具和挂饰比比皆是,年味儿十足……在这个充满喜庆的时节,生肖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蛇文化的天地,聊聊那些与蛇有关的故事与内涵。
  特别蛇年
  在我国的农历纪年法中,地支“巳”对应的就是蛇年。“这个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前后,十二生肖的说法就已经存在。隋唐、五代及宋代墓中的陶俑形象,生肖蛇的元素已是屡见不鲜。”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介绍说,“‘巳蛇’的由来,与古代天文学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的智慧密切相关。他们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规律来确定十二生肖。‘巳时’,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此时雾气消散,阳光明媚,正是蛇出穴觅食的时分,因此被称为‘巳蛇’。”
  “即将到来的蛇年非常特别。”张訸解释道,“2025年农历蛇年长达384天,这是因为农历是阴阳合历,需要通过设置闰月来调整与季节的同步。今年特别加入了闰六月,使得农历年比平常多出一个月,这样的现象并不常见,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额外的生长周期。”
  此外,今年还是双春年,立春节气将出现两次,分别在农历正月初六和腊月十七。立春作为春天的使者,它的两次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双重祝福。第一个立春在2025年2月3日,为蛇年新春增添活力;第二个立春在2026年的2月4日,为蛇年年末带来圆满。“闰六月和双春年的结合,使得这个蛇年不仅特别,还蕴含着吉祥和丰饶的寓意,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好年景。”
  吉祥平安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更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张訸介绍说,《诗经》中有记载,梦见蛇是生女儿的吉兆,诗中写道:“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味着蛇与女性的吉祥息息相关。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秦文公梦见黄蛇的情景,这被解释为天意,从而建立了祭祀,显示出蛇在当时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其地位几乎与龙相等。
  秦末时期,刘邦“斩白蛇起义”,传说中的白蛇被视为“白帝子”,尽管其形态为蛇,但实际上具有龙的尊贵身份。在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拾遗记》中,记载了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遭遇长蛇入舟,后被解读为吉祥之兆,预示着子孙后代的显贵。
  蛇的吉祥寓意也广泛体现在各种古代器物上。“例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西周早期蛇纹盾饰,出土于北京昌平,其设计不仅为了加固和装饰盾牌,还象征着威慑力量和蛇灵的庇护。盾饰上的蛇形图案,以其S形的姿态,展现了蛇的威猛,同时也赋予了盾牌保护主人平安的寓意。”张訸介绍说,此外,蛇的形象常见于瓦当、印纽、铜镜等古代器物之上,这些器物在古代社会中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传递吉祥和美好愿望的载体。蛇的图案在这些物品上的运用,进一步证明了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
  蛇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具有“创世”的意义。宁夏民俗专家张万静解释说,伏羲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神祇,他们的人首蛇身形象深深植根于创世传说中。他们不仅是人类的始祖,而且与蛇的形象紧密相连,揭示了蛇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刻象征意义。
  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蛇因其生命力和繁殖能力而被视为生育的象征。伏羲和女娲的蛇身交缠,象征着男女两性的结合,代表着生命的创造和延续,从而强化了蛇在生育文化中的地位。
  “汉代艺术作品中,伏羲和女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和彩绘帛画上,他们手持太阳和月亮,或是执规和矩,象征着宇宙秩序和平衡。这些描绘不仅体现了他们在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而且展示了蛇与龙之间的紧密联系,反映了蛇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的神圣地位。”张万静补充说,伏羲和女娲的形象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伏羲代表阳,女娲代表阴,他们的结合不仅是生殖的象征,也是阴阳和谐、宇宙平衡的隐喻。“在这种哲学中,蛇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成为体现生命力量和阴阳转化的重要符号。”  记者 王敏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樱桃花开早 春意满枝头
    樱桃花开早 春意满枝头
    春日黄河风光
    春日黄河风光
    宁夏人物
  •  宁夏林永峰、李彬追记一等功
  •  种下万亩林 为大地披绿
  •  高贵武:做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
  •  农民作家单小花:我从寒冬来 暖人
  •  硝河马姐的“绣花功夫”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