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双11”的临近使房地产销售市场的互联网化趋势愈发明显,“地产+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正在逐渐渗透并改变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式。记者观察到,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巨头都纷纷卖起了房。天猫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共有100多家房企带着3000个楼盘、共计80万套房源集体参加天猫“双11”,特价房范围覆盖近300个城市。(据11月5日《经济参考报》)
不同以往的“小打小闹”,如今的电商巨头都纷纷卖起了房,这首先是种新动向,值得关注。而且,其优惠力度也够大。如天猫宣称:“‘双11”来天猫好房,全国一半在售楼盘打折,单套最高能省100万元,买到就是赚到。苏宁易购也称:100多家房产品牌参与苏宁易购“双11”百亿补贴,甚至有超500套特价房补贴5至7折。这对购房者而言,显然是很有吸引力的,只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就是一个双赢、多赢。
这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在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供需错配亟待改善,新的机遇开始涌现。同时,房地产业造就了全新产业链和更多的就业岗位,互联网+房地产模式可为经济发展双循环添砖加瓦。其中除了开发商去化难度加大带来的一手房地产经纪增长机遇,以及互联网时代数据与创新加持带来的地产营销模式革新,不同城市在市场分化中形成的渠道竞争也会带来新机会。
另一方面,伴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化对房产领域的赋能将越来越深入。对于互联网机构而言,拥有近20万亿元市场规模的房地产行业,至今没有被很好地渗透和深入影响,抓住新经济下“地产+互联网”风口,以及营销和数据的核心优势,房拼客自会应运而生,层出不穷。而谁能抢占这个市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不过在我看来,即便如此,“双11”的临近、电商巨头网上卖房却是不能不究青红皂白,简单地一“卖”了之,而是需要统筹兼顾,全盘考量。首先,房地产虽可谓是商品,却也不是普通商品,不仅够“大”而且是“不动”,尤其是买卖过程涉及很多程序和关联方,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完事。这需要线上线下、协调各方,也需要提高买卖效率,保证质量,解除购房者的后顾之忧。
更主要的,现在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并不是谁有钱、谁想买就能买。而是谁要想在一个城市买房,首先必须在这个城市有相应的购房资格。这不是诚心和谁过不去,而是源于政策调控,坚持“房住不炒”,构建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实现“住有所居”使然。
这说明,纵然电商网上卖房不错,但须把好市场准入关,无论购房者资格还是所在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都得搞清楚弄明白,严格审核,做到符合条件的则卖,不符合条件的就不能乱卖。否则,就可能给投机炒房客以可乘之机,进而给整个房地产市场调控添乱。
值得关注是,现实中就有少数投机炒房客感觉线下调控风紧,难以成行,意欲绕道线上“浑水摸鱼”。对此,电商巨头们必须高度警惕,加以提防。监管部门也要因势利导,做好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