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时间:2020-11-18  来源:人民网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分层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达到1700万人,涌现出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应当看到,当前一部分农民刚刚脱贫,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很大,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还有很大空间。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像扶贫开发那样强化扶智、扶志,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各项技能,注重激发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继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用好农民培训教育这个重要抓手。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准确把握农民教育的丰富内涵是前提。相较于普通国民教育、职业教育等专业领域,农民教育处于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的“交叉地带”,涉及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甚至垃圾分类等方方面面,复杂程度高、覆盖面广、需求多元的特点突出。因此,做好新时代农民教育,必须围绕农民自身发展的多元诉求施行分类教育,围绕不同地区的多样特质回应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努力实现农民教育与国家战略的适应性发展。从全面了解产业扶持、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到掌握市场规律、法律法规和农业知识,再到操作农机器具、掌握种植养殖技术等,只有精准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让农民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改革完善农民教育制度是保障。当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教育教学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好新型农民队伍建设,必须聚焦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下足职业化、规范化的硬功夫,用好全社会资源和力量。比如,整合农业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科普示范园区、农民夜校、乡村振兴学院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其持续性与制度化水平;汇聚项目、资金,明确牵头部门和牵头责任人,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农村农民教育,支持乡贤办学,激发农村农民教育活力;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科教云平台的落地对接、推广应用。夯基础、建制度、强队伍、提效能,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才会源源不断流向农村和农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民教育也面临更加紧迫的形势和任务。继续加大重视程度,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方式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培养造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编辑:徐晓斌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宁夏10家企业获“自治区绿色工厂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宁夏花儿唱不完的情与美
    宁夏花儿唱不完的情与美
    银川:让文明成为发展亮丽底色
    银川:让文明成为发展亮丽底色
    宁夏人物
  •  贺兰山护林员:脚板筑牢防线见证
  •  丁艳敏:创业路上写“老兵新传”
  •  刘莉:从农村妇女到产业工人
  •  走进村庄,感受西海固“渴”的悲
  •  宁夏农垦人70年屯垦戍边彰显担当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