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城市品质品位提升行动,这是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银川城市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作为首府城市,银川通过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持续提升自身的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激发银川城市的内生动力,这就对城市品质品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银川将通过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等“四项提质工程”,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市场化经营,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新路子。
银川的城市面貌已经在多年的建设中愈加成熟,城市品质品位也随着对城市的深度开发不断加强。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形成对城市发展更加深入的认识,从城市品质品位方向出发,以城市风貌、治理体系、运营模式、市民素养、文化积累等方面入手,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加快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建设,治城市之病、补城市之缺、增城市之美、强城市之智,倾力塑造西北雄奇与江南灵秀兼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城市特质,着力提升银川的舒适度和美誉度。
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养,这是决定银川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银川形成良好的城市文明氛围、市民文明素养,这不仅是城市外在的体现,也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发挥作用。通过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城市文明氛围的营造,让城市的环境更加有序,市民举止更加文明,社会运行更加顺畅,这种正向的累加作用,催生了更加有效的自我约束力和前进动力,城市品牌因此被强化,城市体验因此而提升。在今年应对新冠疫情的战役中,这一点得到了良好的检验,进而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受益者。这也进一步说明,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可以让银川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实施“一河一山”绿廊绿网绿道、城市公园、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四项提质工程”,提升城市整体环境,体现城市鲜明特色,有利于银川持续释放发展动力。先行区示范市的建设,首先体现在城市面貌的提升上。“四项提升工程”本身就体现着浓郁的生态文明特色和银川本土文化特征。从符合银川自然禀赋、人文特征、发展水平的基础出发,不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逻辑,将银川本土文化渗透在每一个城市元素中,这需要从规划层面和执行层面高度统一,并一以贯之地落实。让城市运行模式不断向先行区示范市统一,让市民的生活体验与先行区示范市相契合,让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先行区示范市的建设中不断升华,银川的城市品质才能真正呈现出鲜明特色,才能逐渐定型和提升。
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市场化经营,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新路子。城市品质品位的提升,我们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更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而这恰恰体现在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上。在老旧小区和老街巷中,呈现的不仅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和市民需求的痛点,更关系着城市文化和烟火气。动用更多精细化管理的手段,以市场化运营的模式,调动更多资源介入其中,以市场经济的手段补齐城市环境的短板,甚至由此产生创新创意的新路子,这是我们不断引导和加强的方式。用市场要素的主观活力,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不断推陈出新的源泉。
银川的城市品质品位,关系到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的效果。产业因城市而兴,生活因城市而旺,兴旺的产业和民生,更会产生促进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把发展的焦点放在城市品质和品位上,不仅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未来五年,银川市将在不断提升的城市品质品位中变得更加美好,成为一个有故事、有文化、环境美、体验优的现代化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