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这条建议一出,就冲上了热搜,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面对当前我国生育率持续降低的局面,确实需要一些办法,来提高大家的生育意愿,而鼓励在校硕士和博士结婚生育,真的可行吗?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只要满足法定结婚年龄,且不违背当事人意愿,人人都有婚姻自由。而且考虑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龄一般在25~26岁,如果再算上在社会中打拼的时间,至少要到30岁左右才会考虑生育,甚至还有人是先工作再考研,这更会推迟婚育年龄。然而现实往往有很多变量。结婚生育非小事,就算是对有固定收入的职工家庭来说,养育孩子都是一笔不小的物质开支和精力付出,对于在校硕士和博士而言可能更会感到吃力和焦虑。退一步讲,即使能为在校硕士、博士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有实现在校婚育的客观条件,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繁重的课题研究之下,又能抽出多少时间去兼顾学业和家庭呢?很可能到最后落得个“鱼和熊掌都不可得”的局面。
其实,除了“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这条建议外,代表们还提了很多其他措施,比如“延长男性带薪育儿假并强制执行”“减轻有孩家庭购房与租房的经济负担”等。由此也不难看出,促进社会生育意愿的提升,并不是一件事就能改变的,而是需要整个社会营造出一个对生育友好的环境,而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计划,需要我们付诸持之以恒的努力。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