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车床剥生鸡蛋不破不漏为何引起关注
时间:2022-09-16  来源:银川晚报
  近日,江苏大学生用车床剥生鸡蛋不破不漏的新闻引发关注。很重要一点在于,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的征程上,需要更多年轻人成为能工巧匠。因此,如何鼓励引导更多职业技能学生成才,走上工匠之路,才是关键。
  20岁的邹龙龙是苏州技师学院大二学生,主攻原型制作专业。他要掌握数控、手工打磨喷涂、设计建模、扫描逆向、3D打印等技能。为提高专业操作精准度,他每天有14个小时在机床上度过。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练就用车床剥生鸡蛋的技能。上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剥生鸡蛋场景,还是在电影《天下无贼》里。相比于影视里的炫技,用车床剥生鸡蛋不破不漏,就发生在现实当中一个年轻人手里。没有特效、没有剪辑,就是用真本领、硬功夫完成了这一精细操作。
  年轻人重在磨练基本功。这些年,全国上下都在弘扬“工匠精神”,但提到工匠似乎都是工龄资深、上了岁数的人,很少与年轻人联系在一起。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崛起的法宝,它信奉标准主义、专注主义和实用主义,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确需要实践的磨练,时间的沉淀。年轻人能够熟练操控车床,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点同样重要。
  作为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的年轻匠人涌现。这既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就业群体年轻化的客观存在。我们需要挖掘、培养有志于此的年轻人,引导他们沉下心来工作在车床边、车间里,用一以贯之的态度来打磨技能,涌现更多像邹龙龙一样的青年模范。
  同龄人的示范更有意义。现在的年轻人有着多元的择业选择,但不论干哪一行,专注、精致的职业精神是相通的。邹龙龙用车床剥生鸡蛋不破不漏的背后,是每天14个小时在机床上度过取得的成果。这在普遍缺乏坚持、专注、吃苦精神的年轻一代里非常难得。有了同龄人做榜样,需要学校的引导,社会的褒奖鼓励以及家庭的支持,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成为邹龙龙的队伍里来,比简单宣扬他的事迹更有意义。周志翔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生态修复让典农河更靓丽
    生态修复让典农河更靓丽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宁夏人物
  •  吴楠:当起领头雁助力乡村振兴
  •  非遗传承人郝延强: 赋予贺兰石灵
  •  非凡十年 成长|杜多利:见证水管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