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浙江杭州钱塘区下沙中学的学生来说,正在进行的卡塔尔世界杯将是难忘的集体回忆——11月23日,据媒体报道,几场比赛直播正逢晚自习时间,学校特地没有布置作业,组织他们集体看球。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受到了全球球迷的喜爱,青少年群体自然也在其中。但对于住校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多看比赛的时间和渠道。幸运的是,学校管理者注意到几位学生的请求,没有批评和漠视,而是选择了成全,这种善意的引导、换位思考的做法,肯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住校的学生们提出看球的请求,肯定也是鼓了很大的勇气。校长完全可以拿学习说事,予以否决,但这不会打消学生们看球的热情,只会让孩子们的勇气受挫。校长经过调研之后,选择听从学生们的建议,还主动安排其他班级看球,这维护了孩子们的勇气与渴望,是关爱的一种切实体现。
不留作业去看球,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放松,还可以通过体育比赛,让学生看到运动员在场上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比赛中如何在顺势时掌控胜利,逆势时不放弃扭转战局,这些精神上的财富,同样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加大体育教育的比重,本身就是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五育”的内涵所在。组织学生看场球,减少了一个晚上的学习时间,让学生留下对足球的美好回忆,收获快乐。快乐的学习效果往往更好,借助世界杯这样的热点,因势利导,培养大家对足球的兴趣,对运动的热爱,这也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育人是学校的天职,只是社会更关注学校传授知识的功能,而忘了还有培养品格、品质的责任,往往都是出了事情才责怪疏于管理。相比课本上的知识,青少年的心理、品格塑造更为重要,这将会伴随他们一生,所以学校这次正向的引导值得点赞。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