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比钱还好使!?”这几天,一些短视频纷纷玩起了“退烧药可化解一切”的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疫情防控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即市民就医购药需求的持续增加。对此,各地其实都有不错的举措,比如政府发放抗疫药包、社区设立共享药箱等等,是比较值得我们借鉴的。
最近,不少地方开始向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和困难群体免费发放包括抗疫药品和用品的“健康包”,有网友就晒出了自己收到的药物套装,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蓝芩口服液等。的确,在这个关键时期,这些颜色、形状、内容都不尽相同的“健康包”都起到了镇定情绪、缓解焦虑,从而避免出现囤积药品和挤兑医疗资源的作用。另外,很多专家和阳了的人也都说了,即使感染新冠病毒也仅需极少量药物便可退烧止痛,不需要大量、盲目储备和长期囤积防疫药品。当前,咱们每个社区、小区可以依托物业、业主委员会等设立“共享药箱”,在满足自身及家人的需求外,尽可能将多余的防疫药品分享给急需的邻居,让有限的药品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很多时候,一个微小善举、一个举手之劳,其实就能救他人于危难。其实,咱们身边已经有人在自发地做着这样的事情,互相匀匀药和口罩等,这时候就是“粒粒见真情”的互助时刻。此外,远亲不如近邻,疫情当下,人人也都可以是志愿者,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主动为邻里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代买物资、药品分享、物资交换、紧急送医等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目前布洛芬、体温计、抗原试剂等相关防疫物资一货难求的现状,所以药企既要快速提高产能也要进一步优化现有产能,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因此,当下的短缺是暂时的,非常态的,一旦产能跟上市场需求,用药难问题自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所以,“老生常谈”也还是要再啰嗦一下:大家请理性、适量、按需购买日常急需药品,不要盲目囤药,囤药过多易过期,混吃危害大!
现在身边不光“阳了”的人多了,连总以为自己“阳了”人也多了起来,这就是典型的“幻阳症”。其实,对疫情不必过度焦虑,即使感染新冠也不必恐慌,大部分是无症状和轻症,病毒不可怕,别让紧张情绪把自己压垮。要学会释放自我,纾解情绪,更不要杞人忧天和自寻烦恼。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做好防护,好好工作,或者耐心辅导还在上网课的孩子,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动起来。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