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为了让银川这座城市更舒适宜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综合运用城市体检成果,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其中一项试点便是推进完整社区和未来社区建设。
在住建部与民政部联合发布的建设试点通知里,完整社区是指幼儿园、社区医院、老年服务站,以及菜店、食堂、药店、理发店等等日常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齐备完整。而未来社区,同样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提法不同,却都是城市更新之所需。
城市更新为的是实现城市集约、高效发展,使其更加和谐与多元。在这一过程中,街道、社区这种最基本单元的功能和活力也越来越受关注。因为传统思维中,住宅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是割裂的,也导致公共服务资源无法均衡合理地配置于城市各个区域。
去年,银川城市更新拿出了三年行动方案,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上,依旧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其实这一方面的效果,在老旧小区、老街巷改造中有所体现。但是,好的城市更新,不仅要“向美而行”,更要将资源主动汇集到居民身边,供给更贴合需求、更普惠、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此,2023年民生“十心实事”之部署,在创建完整社区部分,侧重提到“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等。
这便触及到了社区商业范畴。近年来,社区商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品质消费需求的能力还得提升。2021年9月初,银川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按照城市商圈建设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两份指南,在引导资源下沉社区方面着力补短。缺什么就补什么,最终,社区自身也会转化为资源,在房产、物业等不同方面显现其商业价值。
以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保障高水平安全,与社会基层治理密切相关。做好完整社区、未来社区试点建设,不只是重塑住宅与服务关系之探索,也在强化共治共建共享,带给市民更多归属感和舒适感。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