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诗词大会和ChatGPT写诗
时间:2023-02-10  来源:银川晚报
  近日,《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作为一档一度曾全民参与的热播节目,它让不少人共同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生动演绎了古典诗词在当下的一种“活法”。与此同时,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这段时间也火出了天际,会写代码,能写论文,写诗也不在话下。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同时出现在大众视域内时却同样能够带给我们些许思考。
  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一经问世便热播全国,开播八年来,节目采取了网络海选、才智PK、权威点评等创新方式,同时辅以催泪故事的交织、平凡英雄的打造、时代脉搏的聆听等氛围营造和情绪铺陈,让众多诗词粉连续追“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古典诗词的大众基础。其实,古典诗词流传延续到当下,更多的功能还在于启蒙教育、审美积淀、情感传播、人文思辨、寻求共识等方面,不断重燃公众对古典诗词的欣赏热情,其用意也在于让大众从字词、金句、典故以及文化符码中得到情感触动和思辨启迪,从而感受当下的真生活、抒发真情感、表达真理念、挥洒真兴趣,摆脱机械呆板,拒绝形式主义,在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中生发诗意和追寻梦想。
  有意思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不断运用新技术来打破审美疲劳,尤其是运用XR、VR等科技手段突破时空界限,以诗词为媒,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体验场。《2023中国诗词大会》运用了虚拟人物技术,让“苏轼”化身出题官来到诗词大会,与选手互动。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说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ChatGPT,因为这个时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网红也能写诗和互动。作为一款AI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的功能仍在持续进化,尤其是它准确性和流畅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生成能力,既能够回答各种问题,也可以生成文本和对话,以至于不少人担忧自己的工作会被“抢走”。
  当然,这多少有些玩笑的性质,客观上讲ChatGPT并没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目前仍存在数据偏差,也缺乏现场观察和分析的场景与思维,但它带给我们的紧迫感、危机感一点儿也不会少,因而我们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进取能力、情感交互能力、共情能力就更加可贵,这与用古典诗词的意蕴来激发大家为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显然,一味躺平、佛系而失去思辨能力与奋斗意志,淘汰我们的就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不断向前的时代洪流。说白了,人工智能在不断地“调教”过程中,可以协助我们完成低效率、重复性高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但不能直接代替我们劳动。毕竟,不经过深度的“训练”,ChatGPT写出来的“诗”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小铁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樱桃花盛开 满园春意浓
    樱桃花盛开 满园春意浓
    生活在六盘山的楔尾伯劳
    生活在六盘山的楔尾伯劳
    宁夏人物
  •  盐池县95后“新农人”当起致富“
  •  发挥科协组织优势 为美丽新宁夏建
  •  张利代表:科技助力欠发达地区转
  •  王兰花代表:精神文明根植沃土 志
  •  赵耐香代表:坚持党建引领 完善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