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在好好学习。”这是一个13岁男孩,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因为体育考试只考了18分,他爸爸杨某生气了,掏出武士刀来吓唬,却不料意外刺伤孩子,终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孩子离开了人世。
事发四川绵阳,法院最近判了,杨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媒体报道这个消息,带出很多细节,每一个都值得思量。
最刺心的一幕出现在法庭审理中,杨某痛哭流涕,说自己“不是坏爸爸,只是好心办了坏事”。什么好心?担忧孩子成绩吗?回望事发一幕,孩子说体育考了18分,杨某第一反应是孩子偷懒了,又联想到以前考砸的成绩,上火了。这个不难理解,放在其他家长身上,没几个能忍住不生气的。可问题是,为什么家里会有开刃的武士刀?法医鉴定孩子身上有陈旧伤,警方调查也证实,这起惨剧早就埋下了祸根——孩子两岁时父母离异,杨某一个人带孩子,要求高,经常打骂,也有拿刀吓唬的行为。
这是不是一个失意、无措,以打骂吓唬伪装自己、转嫁压力给孩子的男人?很多人读到了杨某内心的那点期望,他望子成龙,觉得这是爱,是为孩子好。真的吗?或许不完全是,有没有一点私心,是要孩子替自己挣面子和圆梦呢?拿为了孩子好做幌子,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根本不管孩子受到了什么。那句“我在好好学习”,是给父亲的解释,也是给父亲的安慰。可更多时候,“面对父亲的斥责,孩子不敢说话”。对比情绪化严重、心性暴躁的父亲,这孩子很大可能压抑自己。至于孩子长大会有怎样的性格、如何行事,我们真的无法想象。
走极端的家长不少,刺向孩子的刀刃,一次次以爱为名,只因压在心上的一根草,很“卷”——那是依然要承受的教育重压、依然要攀比竞争的学位、依然难预见的未来。而真正良好的教育,改变的不只是一代人。当前这一系列教改,只是起步,在它由表及里的过程中,有些代价不可避免,但另一些,不该发生。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