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被誉为是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上周,银川招商“第一团”赴浙江上海“敲门招商”,既看望“老朋友”,也结交“新伙伴”,借鉴发达地区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推动银川发展再上新台阶。
地方发展产业,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银川市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浙江晶盛机电、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也早就参与其中。此番招商团“敲门招商”,先从拜访这些“老朋友”开始,能够省去更多了解熟悉的过程,直奔继续展开合作的主题。这样既可以展现银川的诚意,也能直接了解企业对在银川续投建和新扩建项目中有哪些需要,尽己所能助力企业发展。同时,也介绍银川布局未来的计划,传递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让双方在面对面地深入交谈中找到更多发展的契合点,为银川以更高水平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敲门招商”展现银川的诚意,也是“取经”的过程。杭州将湿地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成为热门旅游景点,这些走在全国前列的范例,同样值得银川学习借鉴。银川同样有着丰富的湖泊、湿地资源,如何在守护好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运营体系,打造产业发展亮点,同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展特色街区,打造城市旅游景点,亦是银川提升城市品质,带动旅游产业的主要着力点。有杭州朱玉在前,银川需要结合地域优势,创新管理机制,借鉴成熟模式,突出地方特色,统筹好老城区改造、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夜经济”发展,打造具有独特地区特色的城市景区,这对于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和区域辐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决定未来发展的结果,“第一团”走进浙江、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敲门招商”,展现开年奋发进取的实干精神,吸引更多外部资源,链接丰富市场要素,让南来北往的投资客、源源不断的资金流汇聚在“塞上湖城”,以招商项目的早落地、快落地实现银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