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预警无效,上门劝阻又遇闭门羹,天寒地冻中站在楼道隔着门给被预警人做了近30分钟工作,最终通过多种方式为落入杀猪盘陷阱的市民止损20万元。”这一幕就真切地发生在银川、发生在我们身边,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越来越多,反诈民警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拼,短信、电话预警并不算陌生,上门劝阻的方式还真是没怎么见诸于媒体,但着实让人有了十足的安全感。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银川市公安局采取短信、电话、上门劝阻等处置措施阻止群众落入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共处置预警信息173万条,拦截案件6.6万起,止损金额7亿元,返还220笔,返还金额770余万元。与之相对的则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越来越多,从已经公布的众多案例中可以看到,有骗你投资赚大钱的,有说你欠贷影响征信的,有色情裸聊的,也有大学生网贷的,甚至还有装成公职人员进行诈骗的。据统计,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5大高发类案。与此同时,骗子们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升级,对待不同职业、不同群体都会有不同的话术,而且连普通话都练得非常标准,有口音的已经很少很少,有的还会运用变声器等技术设备,在男女声和不同年龄人员声音之间自由切换。
显然,不管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有多少,骗子们的手段就是在来回拉锯中寻找最能被受害人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洗脑,这就对反诈民警们的“反洗脑”工作提出了挑战,就必须适时监测、及时预警、果断出手,尽最大努力去阻止骗局和避免市民财产损失。尤其是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的比重,犯罪分子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钻管理上的漏洞,利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黑灰产业交易等实施精准诈骗,组织化、链条化运作,跨境跨地域实施,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
去年,银川市电诈案件立案同比下降40.08%,财产损失同比下降15.75%;破案2051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3%;挽损金额达4700多万元,挽损率同比上升1.81%。这些数据背后则是我市进一步优化警企、警银、检法及相关职能部门外部合力,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宣”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构建全警参与、全社会反诈新格局中一项项具体工作的持续落实。说实话,很多时候反诈民警为了帮我们捂牢钱袋子真是操碎了心,短信、电话预警不行,还要上门苦口婆心地劝阻,尽管有时候会吃闭门羹,也遭遇质疑和不配合,但用他们的话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非得上门不可的原因。显然,公安部门会根据等级对电诈进行预警提醒,如有民警上门劝阻,一定是情况危急,大家应当积极配合,避免财产损失。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