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路上会不会堵”又成为很多人的烦恼,尤其学校、幼儿园周边街巷,接送车辆停的比走的多。要说治理,重视够、措施也不少,不光通行和停车设置费尽了心思,学校也调整了到校时间,就连家长都轮番执勤了,可该堵还是堵!
于是,南京一所小学的“地下接送系统”火出了圈。那是学校地下车库改造的学生接送大厅,有254个停车位,还设有电子大屏、闸机等智能设备,将整个空间分为7个区域:机动车停车区、循环车道、2个学生等候区、2个家长等候区以及闸机出入口。此外,电子大屏上和广播会滚动播放各年级各班放学时间,提前赶到的家长可以在等候区稍事休息。学生放学后,会刷脸通过闸机,跟家长上车后从西入口离开。“接娃像接机”,车辆单循环,不走回头路。
这个地下接送系统2022年2月投用,但它真的只能算做“升级版”。2017年起,浙江宁波、常州、潍坊、西安等地已经有学校建成使用了类似的地下接送系统。当然,是否能够推广开来,还取决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可能一拥而上。但总归要想想办法,找出适合自己的。
至于为何要想办法,除了考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更要为学生的交通安全负责,为教育负责。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既要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要有春风拂面的小小服务,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上。从这个角度讲,重教护教,再怎么细致也不为过。
办法总比困难多。看似“无解”的难题,有时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方法,更何况开拓思维的先例已经摆在眼前,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了。刘薇 |